-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讲夏、商、西周至秦朝政治制度演变
【要旨必背】 1.“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 2.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3.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4.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5.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直达百姓。 6.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统治地方,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 C 得答案 × 商周时期尚无皇帝,直到秦朝才有皇帝制度 D √ “宗”,是一个会意字, 示指神妡,宀指房屋,即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在甲骨文中“ ”像宫室屋宇之形,则“ ”表示祖先牌位 C × 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甲骨文是商代文字 B × 宗的本义指宗庙、祖庙,青铜兵器与宗的含义没有联系 A 析选项 “宗”的本义指宗庙、祖庙;甲骨文是商代文字。 审题干 【易错提醒】 1.“封邦建国”与“封建制度”中的“封建”含义相同。 错误。前者中的“封建”是指西周分封制中的分封诸侯的意思;后者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历史时段。 2.长子一定是嫡长子。 错误。“嫡子”是相对于“庶子”而言的,是由母亲决定的,正房所生为“嫡子”,偏房所生为“庶子”,诸“嫡子”中的长子为“嫡长子”。因此,偏房所生的长子不是嫡长子。 3.分封制和宗法制都规定了西周的贵族等级制度,内容相同。 错误。两者互为表里,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封制重在规定权力的“分配”;而宗法制重在规定权力的“继承”。 【要旨必背】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考点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权至上 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太尉 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御史大夫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丞相 三公 职责 名称 皇帝 政治制度 问题:(2)史料二反映了郡县制的哪一特点? 提示:郡县由中央垂直管理,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 史料二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按地域划分。 (2)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没有封地。 (3)中央垂直管理,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 问题:(1)史料一反映了郡县制的什么特点? 提示:按地域划分;是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没有封地。 史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柳宗元《封建论》 有 得 设 疑 读 史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 巩固了统治,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历史作用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官员职 责范围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与中央的 关系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权利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诸侯王位世袭 传承制度 按地域划分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建立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与宗法制相联系 实行条件 不同点 郡县制 分封制 比较项目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认识 (3)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2)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共同点 B 得答案 × 与“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郡县”不符 D × 与“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郡县”不符 C √ “天下分而为七”为战国七雄争霸;“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反映的是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置郡县的史实 B × 周实行分封制,与“始为县”不符 A 析选项 “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 审题干 【易错提醒】 1.中央集权与专制主义概念 2.秦朝是郡县制的首创者,并将其推广到全国。 错误。郡县制出现在春秋后期,很长时间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秦朝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因此,郡县制不是秦朝首创的。 3.秦朝既是君主专制国家,也是中央集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考点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及经济改革课件.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及其发展单元评估检测.doc
-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初期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加强课件.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梳理(一)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课件(共55张PPT).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史观和史学研究方法.doc
-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细致讲解专题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课件.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30天 02 时政要闻7个历史思考.doc
- 2016届高考古诗歌阅读 理解、领悟诗歌思想情感.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