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种子管理与种子法律法规
第三章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第一节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
第二节 小麦种子生产技术
第三节 油菜种子生产技术
第四节 棉花种子生产技术
第五节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
第四章 蔬菜种子生产技术
第一节 白菜类
① 气候生态型:是指在一定的光照、温度、雨量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生态型。例如籼稻是适应于热带和亚热带高温、高湿、短日照的气候生态型,而粳稻是适应温带和热带高海拔、长日照的气候生态型。早中稻和晚稻就是对日照长短要求不同而形成的生态型。 ②土壤生态型:是指在一定土壤理化特性、含水量、PH值等条件影响下形成的生态类型。如水稻和陆稻就是对土壤水分要求不同而形成的生态类型。
③共栖生态型:是和生物因素相互影响,共处于一个环境中所形成的生态型。例如作物的抗病性、耐病性等。
引种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引种地与被引入地的生态环境、生态类型的差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类型的品种能否适应引种地区的生态环境。一般而言对温度和光照要求越严格、反应越敏感的品种,适宜引种的范围越小。
三、主要作物的引种规律
1、高温短日照作物引种规律 高温短日照作物有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如水稻南种北引,因生长期间日照变长、气温降低,因而生育期延长,表现为植株高大、穗大、粒多。宜引早熟品种,避免后期低温危害。如北种南引,因生长期间日照变短,气温升高,加速了发育进程,表现为生育期缩短,植株变矮、穗小、粒少、产量降低,应宜引迟熟品种。
2、低温长日照作物引种规律 低温长日照作物有小麦、大麦、油菜等。如小麦北种南引,由于南方温度升高、日照变短,小麦前期的低温要求和后期的长日照均不能满足要求,表现为生育期延迟或不能抽穗。所以应引春性品种或短距离引种。若南种北引,由于北方冬季气温低、日照延长,小麦易发生冻害,只能短距离引种,或者是南方冬小麦引到北方春麦区种植。
3、无性繁殖作物的引种规律 无性繁殖作物如甘薯、马铃薯、甘蔗等,只要被利用的营养器官产量和品质要引入地表现良好就可以引种。
四、引种程序和方法
为了确保引种成功,除了掌握引种规律外,还应明确引种的目的并按一定的步骤进行。
(一)明确引种的目的和要求 为了提高引种效果,首先要了解本地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生产上需要什么样品种,然后决定到什么地方引、引什么类型品种。对引种地的生态条件、品种的光温特性作详细的了解,要考虑到品种引入本地后会发生哪些变化,特别是生育期能否满足本地的耕作制度。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引种,不可盲目贪多,避免造成损失。
(二)做好引种试验 以上只是进行可行性分析,引进品种能否适应本地生态条件和生产要求,能否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还需要进行引种试验才能确定。
1、观察试验 对引进品种进行小面积的观察试验,了解生育期、适应性、抗逆性、产量等表现,选择表现好的品种参加下一步比较试验。
2、品种比较试验 表现好的品种在较大面积上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与当地推广品种作比较。更进一步做精确的比较鉴定,经过二年的比较试验后,表现优异的品种参加区域试验。
3、区域试验 不同地区的品种比较试验,目的是确定品种的推广范围
4、栽培试验 通过的区域试验的引进品种,还要进行栽培试验,对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进行研究,摸索出该品种的相配套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
(三)加强检疫工作 引种是病、虫、杂草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为了避免引入新的病、虫、杂草,凡引理的植物材料,都要进行严格检疫,引入后要隔离种植,一旦发现新的病、虫、杂草要彻底消灭。
(四)进行种子检验 引入品种经过一系列引种试验确定推广后,如要从原产地大量调入种子,必须要进行种子检验,合格后方可调运。
第四节 品种的选育方法
一、系统育种
(一)系统育种的概念和特点
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种植成株系,通过比较鉴定,育成新品种的方法称系统育种。
系统育种是利用自然变异,方法简单,育种年限短,并具有“优中选优”、“连续选优”的作用,从而使品种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得以改良和提高。但系统育种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只能利用自然变异,自然变异的频率较低,不能有目的的创造新变异,只是改变原品种的个别性状,综合性状难以获得较大突破。
(二)系统育种的程序(图)
(三)系统育种的方法
1、选择优良单株或单穗(选种圃)
(1)选择对象 从当前推广品种、外引品种或原始材料中进行选株,
(2)选株标准 选株时要根据品种的优缺点和当地生产的需要,明确选择哪种类型,确定哪些性状应保留,哪些性状必须克服。
(3)选株条件 应在土壤肥力均匀,耕作、栽培管理措施一致的条件下选株,以提高选择效果。
(4)选株时期 应在整个生育期间进行观察,重点放在目标性状表现最明显时,在各个时期当选的单株应作记号,最后在成熟前作综合评定。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修一 1.1质点与参考系.pptx VIP
-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项目教程(华为eNSP模拟器版)全册电子课件汇总.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DM.05 ×× U9 ERP项目-项目日报-年月日.docx VIP
- DM.01 ×× U9 ERP项目-项目章程.pptx VIP
- (含六套期末试卷)七年级下册地理精品学案: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doc VIP
- DM.18 ×× U9 ERP项目-阶段汇报.pptx VIP
- DM.16.01 ××U9 ERP项目培训计划书.docx VIP
- 标准图集-03J601-2 木门窗(部品集成式).pdf VIP
- 2025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