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2.5.1意识本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莆田二中 苏建申 全球排名前3名最先进的机器人。有人认为机器人有意识,完全可以取代人。请对这一观点进行评述。学习了本框你将对意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NO.1 排名第一的是谷歌Atlas升级版:最强人形机器人-航空级铝钛材料 NO.2 美国加州落DARPA机器人挑战赛冠军 韩国DRC-HuBo机器人 NO.3 入职日本银行足球宝贝法国AldebaranRobotics ——Nao机器人 亲切互动 简单反应 应激反应 感觉和心理 人类意识 无机物 低等生物 高等动物 人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起源上)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 意识产生的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 纯粹的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海上救生员 海洋动物学家认为,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原来,海豚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动物,它们在游泳时可以潜入水里,但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把头露出海面呼吸,否则就会窒息而死。海豚母亲用喙轻轻地把小海豚托起来,或用牙齿叼住小海豚的胸鳍使其露出水面直到小海豚能够自己呼吸为止。这种照料行为是海豚及所有鲸类的本能行为。由于这种行为是不问对象的,一旦海豚遇上溺水者,误认为这是一个漂浮的物体,也会产生同样的推逐反应,从而使人得救。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巧合,海豚的固有行为与激动人心的救人现象正好不谋而合。 人脑与动物脑的区别 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有没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 为什么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意识的产生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生理基础上看) 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和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思考:动物能否谈虎色变?电脑是否有意识?为什么?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人们常看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一个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母狼养大的女孩,大的有七八岁,小的只有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 ,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 狼 孩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 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 颈 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 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哲人趣话: 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画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条牛。”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本质,从意识的内容看)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而不是人脑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含义: 从起源看: 从生理基础看: 从内容看: 答疑解惑: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怎样理解?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即指意识依赖物质)。它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实际,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离开了客观事物,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来源于客观世界,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是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根源于过去、现在的客观存在)因此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指意识具有主观特征,意识是存在于主体的,它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思考过程是一个主观调控的过程,它的反应形式是主观的,是经过头脑改造过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同人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反映。表现在: ①意识的两种反映形式,即感性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和理性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 ②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之间会有不同的反映(由于人们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等因素的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反映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别,这表现了意识的主观性)这些差别都显示出意识的主观性。 ③意识的主观特征特别表现在意识具有虚幻的反映、超前反映方面。因此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四)物质决定意识原理(重要原理) 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3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1单元 第2节 文言虚词和文言断句.doc
-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课件:传记第1节有关传主方面考察题型.ppt
-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 13.29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课件.ppt
-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第6讲写作 第3讲标题开头结尾 第3节作文结尾的技巧 课件(共41张).ppt
-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第6讲写作 第5讲选材、用材 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 课件(共78张).ppt
-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4+图文转换{人教版新课标}.ppt
-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含解析}.doc
-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全国通用含解析}.doc
-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论述类文讲阅读(必考)(全国通用含解析).doc
-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1.1 商周时期政治制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