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高三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高三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高三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高三月考历史试卷 1.《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菔,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来源】【百强校】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等信息来看,体现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故答案为B项。A项精耕细作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材料没有反映;C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CD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名师点睛】自然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对立面,是存在于市场范围较小时期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2.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君权神授”思想 B.“大一统”思想 C.反专制思想 D.理学思想 【来源】【百强校】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是指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为了维护西汉“大一统”的局面。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项;C项与材料没有反映,且与董仲舒维护君主专制思想相悖,排除B项;理学在宋代产生,排除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 【名师点睛】西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政治上: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②加强监察制度,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监督,加强皇帝权威。思想上:①采取儒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统一思想;②大力推行儒学教育,长安设立太学,地方上设立官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军事上:①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基本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的地区;②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西汉和西域的联系。③加强对南方的经营:在云、贵、川等地建立了郡县,派官员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了内地同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 3.《民主与城邦的衰落》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 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 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 【来源】【百强校】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可以看出,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故答案为C项。材料论述的是法律在雅典民主政治运行过程中的作用,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4.“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来源】【百强校】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同一犯罪事实的不同判罚,反映了罗马法能够甄别不同的案件进行判罚,考虑周全。故答案为A项。B项关注弱势群体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C项所说内容庞杂繁琐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 【名师点睛】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主要内容是以民法为主,调节的是人与人、人与财产之间的关系,保护私有财产的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