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论文案件处理论文:完善劳动争议案件方法的研究.doc

劳动争议论文案件处理论文:完善劳动争议案件方法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争议论文案件处理论文:完善劳动争议案件方法的研究

劳动争议论文案件处理论文:完善劳动争议案件方法的研究 摘 要:在我国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发生的劳动争议实行“调解、仲裁、诉讼”的处理机制,我们称其为“一调一裁二审”的处理机制,即发生劳动争议要经过调解、仲裁和诉讼三道程序。调解程序是非必经程序,诉讼是保护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终程序,而劳动争议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并且还是法定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只有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民事庭按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本文通过对现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现状、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体制的不足、原因 关键词:劳动争议 案件处理 不足 完善 2008年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收到劳动争议仲裁申请73729件,经审查,受理64580件,比上年增长119.1%,案件数已相当于1995年劳动法实施时的25倍以上。”①而80年代确立起来的“一调一裁二审”制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程序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已显现出来,所存在的不足和如何完善已成为当今一个被广泛热议的话题,如何理顺和解决好劳动争议案件,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完善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协调法院和劳动仲裁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制度介绍 我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2001年4月3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此司法解释实际上就是规定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必经前置程序。一些地方高级法院据此明确规定,未经劳动争议 (二)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制度介绍 目前,我国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是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程序以及劳动法有关程序规定来进行审理的,无专门的劳动诉讼法。基于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劳动争议案件毕竟不是一般的民事诉讼案件,不是完全照搬或套用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比如,在起诉与诉讼的关系问题上,不是僵化适用民事诉讼的“不告不理”原则,根据仲裁申请人不服仲裁裁决的部分请求事项进行审理,而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如果当事人对全部或部分裁决内容不服而起诉的,人民法院对该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仲裁申请人申请仲裁的请求事项进行全面审理。依据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的原则,显然劳动争议案件的“全面审理”之规定与一般民事诉讼“诉什么,审什么”的规定相冲突,这正是劳动争议案件以仲裁为诉讼前置程序的特殊性,影响了“不告不理”原则在诉讼阶段的表现形式,对后续进行的诉讼程序而言,不能将其与前置的仲裁程序截然分离开来。当事人在仲裁申请中提出的请求和主张对诉讼而言仍然要审理。 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体制的不足 (一)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缺乏足够的权威和影响力 1.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员缺乏影响力 2.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人员业务素质较差 (二)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难以保持中立 81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2.仲裁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目标的建立相悖 3年以上或从事与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有关的(劳动、人事、工会法律等)工作5年以上并经专业培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两者相比,相差之悬殊可见一斑。同时,为了尽快处理不断急剧增加的劳动争议案件,部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放松了对仲裁员条件的限制和对其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本来就起点较低的劳动争议仲裁员队伍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导致了劳动争议仲裁人员整体法律素养低下,难以保证高效、公正地作出裁决,更难于胜任司法性程度较高的仲裁工作。    3.仲裁程序繁冗,时效性差 在现行“一调一裁二审”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下,劳动争议仲裁作为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使得仲裁裁决并没有当然的法律强制执行力,只有当事人在仲裁裁决后都不提起诉讼才有法律强制执行力。但实践表明,当事人在接到仲裁裁决后又提起诉讼的占大部分,这使得仲裁的重要性大大降低。此外,这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几乎用尽所有的争议解决手段,审理期限长,程序繁冗,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仲裁办案时间为两个月,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不服裁决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至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一般在六个月内结案;若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上诉,二审法院审理期限一般为三个月,以上期限若遇有特殊情况均可延长。据此规定,一个劳动争议案件可能要历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