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发展规划.doc

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发展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发展规划

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发展规划 ? ?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3]14号)和国务院扶贫办南方草地畜牧业科技扶贫工作晴隆现场会精神以及“关于做好种草养畜科技扶贫工作的通知”(国开办组发[2006]25号)要求,围绕实现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奋斗目标,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在全省33个县以发展种草养羊为主,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大县,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快我省减贫步伐”的重要指示,结合《贵州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学习借鉴“晴隆模式”,特制定全省33个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发展规划。 一、发展背景 (一)项目区概况 在3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县中,有29个属于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项目区涉及249个乡(镇)、1288个村。其中贫困乡196个,占项目涉及乡(镇)总数的78%,贫困村946个,占项目涉及村总数的73%。2006年末总人口1755.3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632.7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926元,其中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761元;低收入以下的贫困人口386.51万人,其中重点县344.14万人,占50个重点县的65%;低收入以下贫困发生率23.7%,其中重点县占26.1%。33个项目县中,有30个县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占国家批准我省5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的54.5%。绝大多数项目县属我省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强烈、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县,也是草地资源、可饲用灌木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且项目区群众普遍具有养畜的经验与习惯,牛羊生产是当地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条件好,增收潜力大。据调查,33个项目县可开发利用的天然草地面积3156.5万亩(其中: 成片草地1518.78万亩,零星草地1637.72万亩).已开发利用的人工草地面积68.54万亩,拟建设人工种草及草地改良面积1052.17万亩。 (二)“十五”期间全省畜牧业发展概况 1、畜牧业持续稳定增长 “十五”期末全省畜牧业总产值19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比2000年增加7.2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全省畜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6%,比同期农业总产值增速高4.6个百分点。到2006年,我省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达到34.6%,发展生态畜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十五”期间,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省人大、省政府分别制定了《贵州省动物防疫条例》、《贵州省口蹄疫应急预案》和《贵州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建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2007年省政府颁布了《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省畜牧局制发了《贵州省无公害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标准》等有关规程,组建了贵州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全省建立了5个地级兽药饲料监察所和68个县级兽药饲料监察所,初步形成了省、地、县三级兽药、饲料及畜产品质量监察体系,为提高畜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2005年,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100%,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3、畜牧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3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3]14号),为畜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市场和项目带动下,全省规模化养殖速度加快。2005年,全省已建成畜禽养殖小区1200余个,其中:肉牛280个、肉羊116个。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328个,出栏肉羊100只以上的养殖场(户)1900个,出栏肉鸡500羽以上的养殖场(户)3702个。 在畜牧业发展进程中,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空前活跃,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省从事畜禽养殖及畜产品加工的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3家,涉及乳制品、肉制品、禽蛋食品加工及草业、饲料加工等相关领域。 4、动物防疫体系进一步完善 “十五”期间,全省各地强化动物防疫和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到目前为止,相继实施了国家级动物疫情测报站、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项目覆盖了全省9个市(州、地)、88个县(市、区、特区)、520个乡镇。村级配备了动物防疫员,工资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5、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健全 “十五”期间,省冻精站通过验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国家级种公牛站生产经营许可证》,具备生产经营家畜冻精资质,生产能力基本满足全省牛品种改良工作的需要,全省累计建成牛改点232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