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实施方案.doc

铜陵市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实施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铜陵市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实施方案

铜陵市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实施方案 根据《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2012年,全市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环保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证,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建设格局,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二)主要任务。 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年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天数达到330天以上,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功能标准并持续改善。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达到100%。 环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到2012年,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城乡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建成区和建制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3%、45%,山丘区、洲区和圩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45%和50%,建成环境优美乡镇6个,生态村70个。 农村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加强县区队伍和能力建设,配备专(兼)职人员,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执法和监测体系,建立与村民自治相适应的农村自我管理体系形成覆盖全市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 二、工作重点 (一)以工业污染防治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1.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深入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全面实施《铜陵循环经济试点市实施方案》,加快建设市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横港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和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以及磷石膏、硫酸烧渣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推广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经验,推动循环经济向社会领域深入。提前完成循环经济试点建设的各项任务,把我市建设成为引领国内部分行业发展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 2.推进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结合工业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工作,重点开展有色、化工、建材、钢铁、电力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对环境信用等级在红色以下的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严重超标或超过排放总量的重污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比例提高到5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到1.8吨标准煤以下。 3.着力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化发展铜冶炼行业。适度发展粗铜产能,鼓励发展铜深加工。加快亚星焦化公司搬迁改造工程。淘汰全市水泥落后产能,完成中心城区6吨以下的燃煤蒸汽锅炉煤改气工作;2009年9月底前,皖能铜陵电厂完成3号机组脱硫设施建设并投入运营现有热电机组全部配套实施脱硫工程;2009年底前,铜冶炼企业阳极炉、钛白粉企业煅烧窑全部改用天然气,富鑫钢铁公司配套建设烧结烟气脱硫装置;2010年底以前,逐步淘汰关闭年生产能力5万吨以下小球团生产线;加快淘汰硫精砂制酸一转一吸生产工艺,现有铜冶炼、硫精砂制酸二转二吸硫酸生产装置必须配套建设二氧化硫尾气吸收装置。 4.全面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逐步依法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禁排污单位无证或超总量排污。日排放化学需氧量10千克以上的工业污染源、城镇污水处理厂、存栏300头猪以上(或产生相当数量排泄物的其他畜禽)规模养殖场,2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及相当规模的工业窑炉的排污单位,必须持证排污。加强总量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设,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必须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全面实施“三量”(增量、减排、变量)管理台帐。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对不能稳定达标、长期超标企业责令其限期治理或停产整治,限期治理期间,采取限产限排措施,直至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控制排污增量。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新建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在建项目,一律不准投产;凡经限期治理和停产整治仍不能稳定达标的已建项目,一律关闭。 (二)以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环境污染治理能力。 1.加快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厂建设。西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投运,新民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提高到90%以上;2009年底前完成城北污水处理厂和钟顺污水处理厂建设。现有冶金、化工、印染等重点水污染企业必须按照“统一规划,产业入园,工业入区”的原则,实现污染集中治理,总量控制。到2012年,在配套布局城乡和工业废水收集管网的基础上,力争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6.5万吨/日以上。 2.完善污水收集管网。促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管网向周边乡镇、村庄延伸,县、区政府所在地的乡镇必须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其它乡镇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征收与使用政策,加大自备水源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为污水处理厂正常满负荷运行提供资金保障。 3.加强固体废物安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