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9-文言文练习.docVIP

2017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9-文言文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9-文言文练习

第九节 文言文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3-6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二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选自蔡襄奏折《乞④用韩琦⑤、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劳其筋骨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非徒愈病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分)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分) 3、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3分) (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 ”,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 (2)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使“ ”。(1分) 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泉州府记》) 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还于旧都?? ? 所恶有甚于死者 B.忠之属也?? 子之听夫志 C.元贞间为古田尉??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帅府嘉其忠勇? ? 稍稍宾客其父 6.解释加点词。(3分) (1)北定中原 __________ (2)小大之狱 _________(3)可以去乎 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8.诸葛亮、鲁庄公、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16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与甲文“以头抢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徒以有先生也????B.因以匕首刺王僚 C.计日以还??????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简答题。(6分) (1)外交辞令往往藏有“潜台词”,委婉含蓄。请说出甲文中“与臣而将四矣”的“潜台词”。(2分) (2)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唐雎和专诸作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14.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记之而去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何陋之有(《陋室铭》) 15.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二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B.【乙】文第一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 C.【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境。 D.【甲】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乙】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