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史迹、文献、历史》.PPTVIP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史迹、文献、历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史迹、文献、历史》.PPT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史迹、文献、历史》读书报告 戴加平名师网络工作室 松阳县第一中学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人类就像落花一样拼命的在追寻历史事实,但历史事实却像流水一样无情。 人类只能无限的接近事实,却永远无法达到事实。 序/郑培凯 周边的历史想象 明烛无端为谁烧?/葛兆光——清代朝鲜朝贡使眼中的蓟州安、杨庙  一 蓟州城外翠屏山  二 入祠无客不伤心?  三 或是夷狄旧时风?  四 “中国人愤而未泯,故有此说”?  尾声“寰中是谁家天下”? 历史与记忆/李焯然——中越史家对1406年明朝出兵安南事件的书写  一 明初中越关系与黎季牦政权  二 明成祖出兵安南的争议  三 异地史家的历史记忆  四 《皇越春秋》与历史判断 试论吐蕃时期原始巫术中的“天灵盖镇厌”习俗/霍巍——新出土考古材料的再解读  一 察秀塘祭祀遗址与考古发现  二 “厌胜法术”与民间信仰  三 头骨崇拜与丧葬仪轨 考古新发现与吐蕃权臣噶尔家族/林梅村  一 有关苏毗人的考古发现  二 吐蕃风格的器物与纹样  三 苏毗贵族墓和噶尔家族 澳门与中外交叠的想象 澳门的历史与记忆/吴志良  一 历史与记忆  二 关于澳门的两种记忆  三 对记忆的历史体察 不同而和,相异并存/林发钦——从墓园看世界不同宗教在澳门的传播  一 天主教墓园  二 基督教墓园  三 伊斯兰教墓园  四 琐罗亚斯德教墓园 赵氏家族与澳门/蔡佩玲  一 澳门——中西方交汇之地  二 澳门城与望厦村——中葡 各自分管及纷争  三 宋宗室赵氏家族南迁澳门 望厦村  四 清代赵氏家族对澳门的影响  五 上世纪赵氏家族在澳门  六 21世纪的澳门赵家  七 如何保存历史记忆 新材料与历史想象 上海道契所保存的历史记忆/周振鹤陈琍——以《上海道契》英册1—300号道契为例  一 道契分地的定位与分布  二 开埠前上海的基层社会组织  三 开埠前上海的乡村景观  四 上海城市景观逐渐形成  五 结语 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王振忠——以明清以来的皖南低山丘陵为中心  一 从地名志看徽州地名的改名和雅化  二 从方志看历史时期地名的变迁  三 从民间文献看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  四 余论 摭实用虚,如在心目/王瑷玲——论明末清初时事剧中之当代意识、社会视野与文本建构  一 前言  二 “用当世手笔,谱当前情事”:一种具有当代意识之主题形式  三 事变、危机与历史感之重构:明末清初时事剧产生之时代背景与其内涵历史意识之转化  四 时事剧中之意涵层次与其艺术技法中之虚实  五 时事剧中历史书写之当代意识与其戏剧化呈现  六 事态取镜与社会洞识:时事剧复合结构中之历史纵深与空间维度  七 时事之“境象化”与“历史化”:对当世时事的近身叙写与“历史情境”之营造 * 黄涛 “史实”、“史识”、 “史论”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 事实是指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史实是根据史料复原的事实。 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书名:《史迹、文献、历史——中外文化与历史记忆》 作者:郑培凯、陈国成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2008年10月第1版 页数:346 郑培凯:山东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副修历史。1979年负笈美国,主修中国与欧洲思想史,夏威夷大学历史学硕士、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现职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 陈国成:毕业于英国伦敦亚非学院,获人类学博士学位。曾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高级导师,现为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宗族、民间宗教、福利人类学、文化旅游。 内容简介:考古文物资料、域外材料的大量出现,极大地增强了史料的丰富性,而历史文化变迁带来的认知转向,则引发了史学研究范式的突破。在此背景下,历史记忆越来越成为目前史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记忆与书写也日益得到史学家与人文学者的重视,并成为学术研究中的重要范畴,为很多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乃至宗教学等人文学科扩展了新的分析视角。由此,本书的文章结集,既是对学术研究本身的一次推进,又是利用新的认知工具,对自我认同与中外交流有效性的进一步反思。 二重证据法-考古证史(民俗:青藏高原新发掘的考古材料进一步证明了“天灵盖镇厌”的习俗) 二重证据法-考古证史(史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通典》) 同一历史象征在不同阶层的人群或不同文化的族群中,会引出不同记忆和解读,记忆和想象中重现的那个“历史”,也因为立场、处境、心情的不同而呈现了不同的“意义”。 明烛无端为谁烧? 内容梗概: 蓟州城外的翠屏山下有一庙里供奉着杨贵妃的画像,而山上也有一庙供奉着安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