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宋元时期-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4-川教版
* 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啥宝藏图?看不懂 没文化真可怕! 强哥告诉你!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一、农业的发展 金兵杀来!被迫南迁避难 北方历史上三次战乱,使南方人口逐渐超越北方 1、南方人口又一次因战乱增加。 我们学习过知识里,还有那两次因战乱被迫南迁的?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62.9% 6624296 37.1% 2.劳动力增加为南方农业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人口增加,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办法? 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纺织生产技术; 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3.南方农业发展的保障? 大量兴修水利工程------防洪灌溉一体的长圩 开辟梯田 牛转翻车的发明 认真阅读教材P47到48,做好笔记注解 耕地施肥 4.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作物:水稻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种植。 孩子这样多累!用这个插秧。发明秧马教会使用 (2)经济作物:棉花和茶叶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宋朝名官窑分布图 二、手工业的进步 认真阅读教材P48到49,手工业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1)制瓷业:制瓷业大规模发展,出现了景德镇窑、龙泉窑、哥窑等名窑。 瓷都 新民晚报2004年8月3日16版介绍景德镇瓷文化相关信息。其文说,宋元两代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已经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又说,明清两代瓷器大量出口,经阿拉伯传到欧洲。这些史实,我无异议。唯可疑者,其说china由来,文云:“民间历来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china系根据秦字读音转化而来。但在景德镇最为流行的说法是china是汉语昌南(原景德镇名)的音译。随着景德镇精白瓷大量流传到海外,才使得瓷(china)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宋朝已能生产多种类型的船只,以适应不同水域和发挥不同用途。在各类船只之中,远洋海船最能反映宋朝卓越的造船技术,宋朝海船无论在设计上和技术上,都有很大的改进,并以庞大、坚固文明于世。此外,宋朝海船率先应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是中国的航海技术,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2)造船业:宋代造船技术居世界前列。 (3)丝织业:丝织业在江浙一代获得很大发展。 宋代的纺织机具有重大改进。唐代一般采用手摇缫车作为主要的缫丝工具,但到宋代更为先进的脚踏纺车得到了普遍运用。宋代是历史上的缂丝盛行期。宋代缂丝名品迭出,流传保存至今的也为数不少,如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南宋沈子蕃的作品《梅鹊图》,堪称缂丝中的代表作。 缂丝技术是唯一不能机器代替的手工业 (4)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展 唐宋时期,成都楮纸一下成了市场的新宠,用途逐渐宽泛。 四川益州(成都)生产麻纸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三、经济重心南移 1、什么叫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2、南移后江南变化 我们学习过知识里,关于江南开发的历史知识。认真阅读P49,做好笔记 1、历史上最早开发江南的时期是? 东汉末年 2、过程: 隋朝,形成了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经济区, 为整个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完成: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4、归纳江南开发的原因 (1)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大量中原人民南迁。南方劳动力逐渐征加。 (2)南方地理,气候条件优越。 (3)北方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优良的粮食经济作物种子。 (4)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南北方人民一起辛勤劳动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农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日:“苏湖熟,天下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隋唐时期-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课件6-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宋元时期-第10课《元朝的统一》教学课件-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中外关系》课件9-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宋元时期-第11课《宋元时期的城市生活》导学案2-川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宋元时期-第10课《元朝的统一》课件1-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隋唐时期-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课件5-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隋唐时期-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课件4-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宋元时期-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导学案-川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宋元时期-第10课《元朝的统一》课件3-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隋唐时期-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课件7-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4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3-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教学设计-川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4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1-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宋元时期-第9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课件4-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4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课件-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4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2-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6课《明朝的科技巨著》导学案-川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3课《明朝的统治》课件2-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宋元时期-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课件6-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6课《明朝的科技巨著》课件1-川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