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年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期末报告寻找校园中的小精灵-蕈类
101年度生命科學導論通識課期末報告
尋找校園中的小精靈-蕈類
組員:陳奕如 蔡欣怡
李偉康 江宛瑜
黃銘冠 蔡介倫
劉堂安
東吳校園蕈類地理分布圖
( Q棟教學研究樓前
( 愛徒樓後方的溝渠裡
( Q棟右邊榕樹下
( (松勁樓前)資源回收去與教師停車位右方的草叢中
( 教師宿舍區309號旁的小公園
( 教師宿舍區
( 男生宿舍旁
( Q棟教師研究樓前方
毛蜂窩菌(Hexagonia apiaria)
子實體一年生,無柄,韌木栓質,基本呈暗灰色至黑色,邊緣呈銹褐色。菌孔六角形至多邊形、棕褐色。
生長季節:春、夏、秋
棲息地:生長於枯死之闊葉樹木材
分佈:熱帶、亞熱帶地區
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松勁樓前資源回收去與教師停車位右方的草叢中( 男生宿舍旁
子實體耳狀至淺圓盤形,膠質,表面棕褐色至深褐色,光滑略有皺褶,傘背面略帶短毛。
生長季節:春、夏、秋
棲息地:生長於枯死之闊葉樹木材
分佈:熱帶、亞熱帶地區
( 愛徒樓後方的溝渠裡
黃蓋小脆柄菇(Psathyrella candolliana)(亦可見於( 松勁樓前資源回收去與教師停車位右方的草叢中)
子實體菌蓋寬2.5-6公分,圓錐形至平展,表面土黃色,光滑,具雲母狀晶粒,蓋緣條紋。菌褶直生,密有小褶,全緣,褐色。菌柄中生,圓柱形,中空,白色,表面有毛狀鱗片。
生長季節:全年。
棲息地:在平地、低、中海拔腐木或枝葉上單生至散生。
分布:世界泛布;可食。
( Q棟右邊榕樹下
薄邊蜂窩菌(Hexagonia tenuis)
子實體一年生,半圓形至扇形,平展,單生或叢生,側生或短柄,木質至革質,無毛但有明顯之不同顏色之環帶,黃褐色至紅褐色。菌孔表面深褐色至銹褐色,菌孔六角形至多角形。
生長季節:全年
棲息地:生長於闊葉樹之枯死木上
分佈:熱帶與亞熱帶地區
( (松勁樓前)資源回收去與教師停車位右方的草叢中
條紋盔孢傘(Galerina vittaeformis)
子實體菌寬1×2公分,平展中臍尖形,表面黃褐色,光滑,蓋緣有條紋。菌褶直生,稍疏有小褶,褶緣全緣,黃褐色。菌柄中生,中空,紅褐色,表面平滑。
生長季節:春。
棲息地:在低海拔闊葉樹林腐木上群簇生。
分布:分布於北半球;食毒不明。
簇生鬼傘(Coprinus disseminatus)
子實體菌蓋寬0.8-1.5公分,圓錐形至平展,表面乳白至淡黑灰色,具細毛至光滑,成熟時由菌蓋邊緣自溶成黑汁液,變成墨黑色,蓋緣有明顯溝紋,肉質甚薄。菌褶離生,密,幼時白色,成熟時自溶成黑汁液,變成墨黑色。菌柄中生,中空,脆弱,白色,表面光滑。
生長季節:全年。
棲息地:在平地、低、中海拔腐木上群生。
分布:世界泛布;食毒不明。
光輪層炭菌(Daldinia eschscholzii)
子實體單生或群生,單一或叢聚,半球形至扁球形,無柄而底端隘縮或具短柄,表面為紫褐色,過熟後近黑色,非常平滑;近表面組織蠟質;內部組織由灰色至灰褐色和暗褐色至交互同心環紋所構成,木栓質。
生長季節:夏、秋。
棲息地:剩餘低海拔之倒臥闊葉樹樹幹上。
分布:廣泛分佈與熱帶與亞熱帶
( 教師宿舍區309號旁的小公園
褶紋鬼傘(Coprinus plicatilis)
子實體菌蓋寬1-2公分,圓錐形至平展,表面灰白至黑灰色,中央黃褐色,稍具細毛鱗,成熟時由菌蓋邊緣自溶成黑汁液,變成墨黑色,蓋緣有明顯溝紋,圓波狀;肉質甚薄。菌褶離生,幼時白色,成熟時自溶成黑汁液,變成墨黑色。菌柄中生,中空,脆弱,白色,表面光滑。
生長季節:全年。
棲息地:在平地、低、中海拔腐木上群生。
分布:世界泛布;食毒不明。
( 教師宿舍區
熱帶靈芝(Ganoderma tropicum)
子實體一年生,木栓質至革質,無柄或側生至偏生的菌柄,菌體表面具假漆狀光澤,初白黃色,後為肉桂色至紅褐色。菌蓋半圓形,舌形至近圓形,表面具微或明顯之同心環溝及放射狀之縱紋;邊緣整齊或波浪狀,外型平展或微下卷。菌孔表面白色,肉桂色至粘土色,菌孔圓形至近圓形。
生長季節:春、夏、秋。
棲息地:死亡樹木或受傷及健全或輸的基部與根部。
分布與功能:主要分布亞洲熱帶,亞熱帶。可當健康食品。
資料來源:
張東柱、周文能、王也珍、朱宇敏(民國90年)。大自然的魔法師——台灣大型真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問卷與推廣
目的
此次的問卷與推廣的目的除了在於了解同學們對於蕈類的認識外,也藉此機會讓同學們知道校內的蕈類分佈,提升同學們對於蕈類知識的興趣,達到知識與課程推廣的效果。
參與者
83位東吳大學的學生參與了此次的問卷與推廣,由於是在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進行問卷發放,因此法商學院參與的同學較少。參與的同學當中有30位來自人文社會學院、17位來自外國語文學院、31來自理學院、2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