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外民事诉讼文书送达制度之考问及续造-国际法研究.PDF

我国涉外民事诉讼文书送达制度之考问及续造-国际法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涉外民事诉讼文书送达制度之考问及续造-国际法研究

我国涉外民事诉讼文书送达制度之考问及续造 涂广建∗ 摘  要: 作为启动涉外民商事诉讼程序的重要步骤之一, 涉外司法文书送达构成其中不可或 缺的部分, 它关系到诉讼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 我国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能 否最终在他国得到承认和执行, 以及司法文书送达地所在国的司法主权有没有不恰当地被侵犯。 基于对我国涉外司法文书送达程序的系统性研究发现: 我国就域内送达和域外送达的区分采纳了 一个适当的区分标准, 送达方式有了合理的演进, 也能较好地平衡诉讼当事人的利益。 作为 《海牙送达公约》 的成员国之一, 我国涉外司法文书送达程序还有可以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我国 可以指定更多的 “送出 (转送)” 机关, 应当全面开放邮寄 (政) 送达, 同时严格规范公告送 达, 限制使用对住所地在外国的当事人的纯域内送达。 关键词: 涉外民事程序  诉讼文书  送达  《海牙送达公约》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与全球市场融合的不断加深, 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民商事案 件数量与日剧增。 司法文书的送达为启动涉外民、 商事诉讼的重要一环, 而送达程序的基本功能 ① 是正式地通知被告其正面临着一个待决的诉讼案件。 表面上看, 司法文书送达是一个极其枯燥 ② 无味的话题。 然而, 作为涉外民、 商事诉讼程序的重要起点, 送达程序牵涉到原告是否能获得 及时救济的诉讼利益, 被告的基本诉讼权利即听审辩解权能否得到保障, 生效的裁判文书能否最 终得到他国法院的承认和执行以及司法文书送达目的地国家的司法主权有没有不恰当地被侵 ③ 犯。 过去数十年, 我国对涉外送达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在国际层面, 我国于1991年5月6 ∗∗ 澳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① 在普通法法系国家, 司法文书送达程序的完成亦具有最终建立审判管辖权的功能。 See Richard JHawkins, “DysfunctionalEquivalence:the New Approachto Defining ‘Postal Channels’ underthe Hague Service Convention”, (2007) 55 UCLA LR 205, p209; Robert Bvon Mehren, “International Control of Civil Procedure:Who Benefits?”, (1994) 57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3, p14 ② See Basil AHarwood, “Service and Evidence Abroad:under English Civil Procedure”, (1961) 10 ICLQ 284; Haimo Schack, “Transnational Service of Process:A Call For Uniform and Mandatory Rules”, (2001) 6 UniformLR 827 ③ See GBrian Raley, “A ComparativeAnalysis:Notice Requirementsin Germany, Japan, Spain, the UnitedKingdomandthe United States”, (1993) 10Arizona JICL 301, pp301-303 ·86 · 我国涉外民事诉讼文书送达制度之考问及续造 日加入了 《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的公约》 (以下简称 《海牙送达公 ① 约》)。 到目前为止, 我国也业已批准、 参加了30多个双边司法互助协定 (条约), 其中大部分 ② 含有有关司法文书的域外送达互助的条款。 在国内层面, 我国1991年 《民事诉讼法》 给涉外 司法文书送达全面提供了一个框架性的主体安排。 此外, 最高人民法院还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涉 外司法文书送达的司法解释。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