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 心内科 第一节:心电学基本知识 1、 心电图产生原理 2、心电图导联体系 3、心电向量与心电图 4、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自体表记录的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肌除极、复极过程中总的电位变化。 心电活动的基本概念 极化状态: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和稳定的状态而不产生电流(细胞外正电荷、内负) 除(去)极: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开放,细胞内外发生一系列离子交换,(Na通道开发、Na内流K外流)使极化状态被消除的过程。 心电活动的基本概念 复极:心肌细胞除极完毕后,通过代谢和Na+—K +泵等作用,排出内流的Na + 、Ca2+,摄取外流的K + ,使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又恢复到激动以前的极化状态(外负内正状态变为外正内负状态)。 电偶: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的过程中,细胞膜外带负电荷的部位称为电穴,带正电荷的部位称为电源,相邻带正负电荷的部位称为电偶。心肌细胞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电流是以电偶的方式进行传播。 心肌细胞去除极和复极的过程 二、心电图导联体系 1、肢体导联: (1)标准导联:I、II、III导联,1907年 Einthoven提出。 (2)加压单极肢导联:aVR、aVL 、aVF导联, 1935年Wilson、 Goldberger提出。 2、胸导联:V1~V6导联,1935年Wilson 提出。 导联电极安置 1.肢体导联:(R、L、F) (红、黄、绿、黑) 2.心前区导联: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平第五肋间)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V7(左腋后线)V8(左肩胛骨线)V9(左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 导联电极安置 三、心电向量与心电图(了解) 向量(vector):心肌细胞在激动(除极和复极)时,所产生的生物电(位)变化,既具有方向又具有大小的特性,称为心电向量。在每一瞬间以综合向量的形式表现出来。 综合心电向量 应用心电图机把心肌细胞在激动时所产生的每一瞬间的综合向量连续地记录下来,即心电图。 1、探查电极记录电位大小与心电向量的强度成正比。 2、探查电极记录电位大小与电极至心肌细胞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探查电极记录电位大小与电极—电偶所形成角度相关。 4、探查电极记录电位方向与电极在电偶的哪一侧相关。 心电向量环(了解) P向量环 QRS向量环 T向量环 四: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心电图各波段命名 1、P波:心房除极波。 2、P—R段:反映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 开始的时限。 3、 P—R 间期:反映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4、QRS波(群):心室除极波。 5、J点:QRS波与ST段的交点,用于判断ST段的偏移 6、ST段:反映心室复极的过程 7、T波:心室复极波。 8、Q—T间期: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结束的总时间。 QRS波群命名: 1、R波:第1个正向(向上)波。 2、Q波:R波前的负向(向下)波。 3、S波:R波后第一个负向(向下)波。 4、R’波:S波后第一个正向(向上)波。 5、S’波:R’波后第一个负向(向下)波。 6、QS波:整个QRS波群为负向波。 (大写或小写根据振幅大小而定、≥0.5mv用大写) 第二节:正常心电图 1.心电图测量 2.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3.小儿心电图特点 4.老年人心电图特点 一、心电图测量 走纸速度25mm/s 标准电压1mv 每个小格0.04s横、0.1mv纵 每个大格0.2s、0.5mv(5个小格组成1个大格) 测量 1.波段振幅及时间测量(了解) 2.心率的测量:心率=60/R-R或P-P间期的时间值。 心率估算法 一个RR间期的大格数 心率 1 3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