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潜势分析‘地震’ - 新北市板桥区埔墘国民小学.PPT

灾害潜势分析‘地震’ - 新北市板桥区埔墘国民小学.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灾害潜势分析‘地震’ - 新北市板桥区埔墘国民小学.PPT

前 言 學校環境簡介 本校位於新北市板橋區,周邊巷弄狹小,社區歷史悠久,緊鄰板橋火車站、新北市政府,另有新埔捷運站,有華江橋、華翠大橋、萬板大橋及光復橋可通往台北市,周邊交通方便。 學校實質環境資料 地理位置 新北市板橋區 經緯度 經度:E 120°28‘25.2 緯度: N 25°5.1 基地海拔高度 12公尺 附近是否有斷層 通過 □是■否 基地環境地形 □山坡 □階地 □河邊 ■平原 基地地質 沖積層 現代 潛勢災害 天然災害 □颱風 ■地震 ■水災 □土石流 □坡地滑動 □雷擊 非天然災害 ■火災 □毒氣(工廠 學校) □食物中毒 *其他 空間窄小造成學生撞挫傷 災害潛勢分析 「水災」潛在災害分析 致災源 颱風或瞬間大雨 致災區 本校前峰樓、正氣樓地勢低窪地區 潛在災害 地勢較低及地處全校排水溝之共集匯流處,雨水宣洩不及導致局部積水。 積水容易漫流至一樓教室,造成災損。 災損評估 颱風或瞬間大雨時,因地勢較低而雨水宣洩不及故導致局部積水至腳踝,除造成師生之不便及滋生蚊蟲外,財物之損失更是無法預估。 ㄧ樓教室內部財物及電氣設備容易損壞,特別是幼稚園及特教班之木質地板。 災害潛勢分析 「地震」潛在災害分析 致災源 地震 致災區 本縣為菲律賓板塊及歐亞板塊撞擊區,常發生地震 潛在災害 台灣地處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碰撞聚合帶上。 台灣的中南部斷層仍處於弧陸碰撞的造山運動中,而東北段則進入山脈崩毀的伸張狀態;目前造山運動仍在南台灣持續進行,此為台灣地區地震頻傳的主因。 災損評估 強烈地震的災損所造成的損失將甚為慘重,除了建築物與財物的損失外,因為學生集中在教室上課,如在上課時間發生強烈地震,將可能產生人員的重大傷亡情事。 疏散動線容易造成堵塞。 災害潛勢分析 「火災」潛在災害分析 致災源 電氣短路或易燃品燃燒 致災區 本校校園及線路老化或過載之相關電氣設施或用火場所 潛在災害 1.超過十年未更換之老舊線路。 2電力過載之電氣設備。 3.延長線上插有過多插電設備。 4.易燃品旁有引火源。 5.廚房等可能用油、用火場所。 災損評估 火災所造成的損失視其所影響之範圍而定,除了建築物、設備與財物的損失外,因為學生集中在教室上課,如火災濃煙竄燒至正在上課之班級,將可能產生人員的嗆傷、燒傷或重大傷亡情事,同時亦可能影響未來之教學活動。 過載的電氣設備,容易造成電線過熱,引起火災財物損失。 研訂校園災害防救計畫 計畫名稱 「防災總動員」埔墘國小校園防災行動方案 執行團隊與任務分工(附件一) 執行策略與作為(附件二) 活動照片與說明 防震演練 學生先在教室內就地避難 學生拿書放在頭上, 立即疏散至安全地點 莒光婦宣分隊引導學生避難 餘震來襲,迅速就地避難 活動照片與說明 學生至前庭避難區集結 學生至後場避難區集結 活動照片與說明 指揮官向學生宣導 防震逃生的重要性 指揮官到後場巡視 活動照片與說明 二名學生失蹤,未至安全地避難,消防隊員前往救援,將學生帶至安全處避難 一名學生因被碎石砸傷腳,無法行走,消防隊員將學生送上救護車 可供他校參考之具體作為 平日落實到位演練,遇狀況機勇分工 可供他校參考之具體作為 救人第一,合力抬車 緊急狀況,正確使用滅火器 講師授課〝防災小知識-地牛翻身〞,讓學生可獲得更多的防震知識 課堂上學生踴躍搶答 可供他校參考之具體作為 可供他校參考之具體作為 各教室內張貼防震逃生路線圖 防災壁報製作競賽 可供他校參考之具體作為 防震海報的製作 製作地震防災逃生圖 可供他校參考之具體作為 完備、落實的防災可使災害減到最低。 當災害發生時可迅速應變,防止二次災害擴大。 透過宣導達到教化效果。 建立各處室橫向連絡的機制,當災害發生時可快速啟動連絡網。 預期成效 進行防震防災演練活動,落實校園災害防救運作機制,培養學校防災應變能力。 培養學生勇於面對災難,具備安全、迅速逃生之應變能力。 模擬面臨地震災害情況,讓學生在面對災害時具有危機意識。 效益評估 * *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