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形状和位置(几何)公差
简解
陈一士
目录
1.前言 5.基准 8.位置度与轮廓度
概况 定义 位置度
形位误差产生的因素 基准的建立 轮廓度
形位误差对产品的影响 基准的类型 9.几个专用符号
2.要素 基准的顺序
F
定义 基准的选择
类型 6.公差带 P
3.符号 定义 T
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 特征 10.公差原则
附加符号 7.误差 问题的提出
基准符号 有关术语
定义
我国特有符号 形状误差 公差原则
4.标注 定向误差 11.附录
形位公差框格
定位误差 12.图例
被测要素的标注
基准要素的标注 跳动 结束语
一 前言
1.1 概况
形位公差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早期,在工业
生产比较落后的时代,加工相互配合的零件要采用配作的方法。如
加工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先加工孔,然后按照孔的尺寸加工轴,使
其符合装配要求。显然,这样加工出的零件不能互换,故当时两个
零件能否互相配合是主要矛盾,形位公差还未提到议事日程。
1840年开始采用通规,1870年后在使用通规和止规的基础上,
采用了把零件的尺寸规定在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之间的原
理,解决了装配零件的互换性问题,互配零件可以单独制造,制造
精度亦随之提高。
1902年尺寸公差的初期极限与配合制,诞生于英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零件的制造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若只采用收紧尺寸公差的方法来满足其形位精度要求,会使工艺复
杂,制造成本昂贵。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用收紧尺寸公差的方法也
无法满足其形位精度要求。
H
△
±
H
L±△L
图 1
如图1所示,L和H的尺寸公差再小,但垂直度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