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筋”理论探究
“筋”理论探究
【关键词】; 筋;概念;生理病理
; 1 筋的概念
; 1.1; 传统医学认识
; “筋”一词早在《易经》中已出现,《易·系辞》云:“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可见最初的“筋”是指广泛分布于身体各部分的经络。《灵枢·经脉》言:“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即把筋归于“五体”之一,为构成人身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文》从字面上对筋进行解释:“肉之力也。从月从力,所以明其义也。从竹者,以竹之为物多节,所以明其形也。”《黄帝内经》中宗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者为前阴之代称,广义者指诸筋所聚之处。《素问·厥论篇》言:“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即指狭义的宗筋。《素问·痿论篇》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此为广义的宗筋。
; 爪甲:《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 头面躯肢病征信息通过经筋网络汇集于指端的爪甲。脏腑荣枯,气血盛衰,皆可由于经筋的传导引起指甲的变化,因此,有“爪为筋之余”之说。在解剖组织虽不能与“筋”完全等同,但因其在功能上与筋具有统一性。可以归属于中医学“筋”的范畴,其发生病变时可以考虑从筋论治。
; 1.2; 现代解剖组织
; 中医“筋”与现代解剖中对应的机体结构一直颇具争议,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中医“形神统一”的原则,以功能为中心,从以下现代解剖结构来理解筋的概念。
; 肌肉及其附属组织:肌肉包括平滑肌和骨骼肌,以及其附属组织肌腱、韧带。田进文等[1]认为筋不但包括外周骨骼肌系统,还包括内脏平滑肌系统。“动”是筋十分显著的生理特性,人体中的运动不但包括骨骼肌的自主运动,还包括平滑肌的自律运动,这与筋司运动的功能相一致。
; 神经:神经作为人体最快速的传递通道,与筋主动的特性是统一的。神经功能正常,机体方可完成各项“运动”;如神经传导出现异常,机体相应的组织器官会出现病变。《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异常是植物神经的常见症状,此处的筋即指神经。此外,运动神经元疾病属于“筋惕肉瞤”的范畴[2];王霭平[3]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风寒邪气入袭面部阳明、太阳经筋所致。
; 筋膜(结缔组织):《素问·痿论》云:“肝主身之筋膜”。筋膜即筋之聚成薄膜状。原林等[4]356提出中胚层的间充质细胞中未分化部分发育为筋膜,该系统的组织学构成为结缔组织,解剖学结构为全身的筋膜支架。筋具有保护内脏的生理功能,这与现代医学中筋膜的作用不谋而合。现代医学已证明,肌肉、内脏、神经、血管等均有筋膜(结缔组织)包围,如血管外膜对血管有保护、支持、营养、调节内分泌的作用[5]。原林等[4]359将筋膜看成人体的储备,随着年龄的衰老而减少,这与老年人易肝肾不足是相吻合的。
; 2 筋的生理病理
; 2.1; 筋的生理
; 筋属肝,其在人体内呈纵横交错状分布,须得肝之疏泄和肝血濡养方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灵枢·五色》言:“肝合筋。”说明筋禀肝气而为用。《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肝主筋。”进一步论述了肝与筋的关系。《说文》认为筋为“肉力”表明筋有一定力量,《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筋为刚。”明确提出了筋具有刚强的生理特性。《说文》中筋“从竹者”,竹多节,筋与关节有关,《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筋者皆属于节。”说明骨间形成的关节之联结,主要依赖筋性组织加以包裹约束。《素问·痿论篇》言:“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筋通过对骨骼的约束,附在骨上收缩与弛张,产生屈伸和旋转运动。筋为五体之一,筋与皮、肉、骨共同组成躯壳,维持人体形态,保护五脏六腑免受外来压力或冲击而造成损伤。《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行伤筋”的描述提示筋还具有一定的耐劳性。
; 2.2; 筋的病理
; 外感六淫邪气、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劳累过度均可导致筋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风伤筋。”肝主筋,风气通于肝,故风淫所致,常病于筋。寒邪、热邪亦可导致筋的病变,但症状各异,《素问·皮部论》曰:“其(邪)留于筋骨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寒性收引,筋得寒则挛急,热性开散,筋得热则弛纵不收。《素问玄机病原式》云:“十月风病势甚而成筋缓者,燥之甚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可见燥邪、湿邪均可导致筋的病变。五行中肝应酸味,而金合辛味,能胜木酸,故辛、酸之味用之得当可养筋,失当则伤筋。《灵枢·五味论》言:“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即言多食酸易导致小便不利、筋肉缓弱无力等证。《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味过于辛,筋脉沮弛。”辛能散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