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治疗睾丸性无精子症2160例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睾丸性无精子症2160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睾丸所致无精子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中医辨证分为肾虚组和血瘀组,中药口服治疗。结果 精液常规分析:精子密度5×106/ml以下18例;(5~10)×106/ml 4例;(10~20)×106/ml 4例;20×106/ml以上的20例。其妻怀孕10例。结论 中药治疗无精子症疗效满意,方法简单,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 [关键词] 中药;睾丸性;无精子症
无精子症占男性不育症的10%~20%,其中睾丸所致的无精子症占半数以上,睾丸性无精子症致病原因非常复杂,机制不明,治疗手段有限,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之一。笔者自2003年12月~2006年4月采用中药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中医辨证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男性不育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我院制定的男性诊疗常规,在符合上述诊断无精子症的患者中,表现为体倦乏力,腰膝酸软,面色少华,畏风寒,性欲减退,舌淡或舌红,少苔,脉细弱为肾虚组。表现为睾丸坠胀疼痛,精索静脉曲张或下腹部或会阴部胀疼,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为血瘀组。
1.2 诊断标准 精液经离心沉淀及显微镜检查连续3次均未发现精子。排出梗阻性无精子,排除睾丸前原因所致的无精子症。
1.3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28.1岁)。病程(婚后同居时间减去避孕时间)1~5年(平均1.5年)。职业:专业技术人员108例,工人126例,农民1040例,干部269例,农民工176例,职业司机141例,计算机工作人员81例,其他职业219例。所有患者吸烟(每天20支以上,1年以上)者318例,饮酒(长期规律性,以酒精计超过100 g/d,5年以上)99例。精索静脉曲张62例,克氏征13例,生精细胞成熟障碍者11例,食用过棉花籽油者51例,隐睾9例,腮腺炎后睾丸炎的88例。服药时间:1~2个月的1058例,3~4个月的669例,5~7个月的324例,8个月以上的109例。肾虚组的病人1485例,血瘀组的病人675例。
1.4 治疗方法 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以自拟“睾丸发育不良方”为基础方,药物组成:熟地30~50 g,山萸肉12~15 g,紫河车5 g,制黄精30 g,龟板胶10~15 g,菟丝子20~30 g,枸杞子10~20 g,制附子3 g,车前子15 g,人参10 g,炒白术10 g,山药10~20 g,炙黄芪30 g,当归10~20 g,每日1剂,水煎服。院内自制药“补肾养血颗粒”,每次10~20 g,每日2次,水冲服。
辨证加减:偏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0 g,雄蚕蛾10~20 g,肉苁蓉10 g,僵蚕10 g;偏肾阴虚者加黄精20~30 g,玉竹20 g,枸杞10~20 g,制首乌10~20 g。
血瘀组加莪术10 g,三棱10 g,丹参10~20 g,蜈蚣1条。
1.5 治疗结果 用清华同方精子动态分析系统化验:其中精子密度5×106/ml以下18例,(5~10)×106/ml 4例;(10~20)×106/ml 4例;20×106/ml以上20例。其妻怀孕10例。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25岁,农民,2004年9月4日初诊。婚后2年,夫妻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女方妇科检查正常,月经143~5 28~30天,排卵正常,生殖免疫学检查正常。男方在当地医院精液检查3次“无精子”。我院精液常规检查:精液灰白色,精液量2.2 ml,pH 7.5,液化时间30 min,离心沉渣镜检“未发现精子”。精浆果糖定量49.79 μmol;中性α-葡糖定量28.9 mu/次。男科检查阴茎阴毛正常,双睾丸位置正常,大小12#,质地韧,附睾正常,输精管触膜光滑,无精索静脉曲张。阴囊彩超示:右睾丸3.4 cm×2.3 cm×1.6 cm,附睾头厚0.7 cm,体尾未见异常,左睾丸大小3.3 cm×2.4 cm×1.5 cm,附睾头厚0.7 cm,附睾体尾未见异常。血内分泌激素:FSH 15.08 mIU/ml(正常1~8 mIU/ml),LH 28.46 mIU/ml(正常2~12 mIU/ml),T 3.74 ng/ml(正常1.95~11.38 ng/ml),PRL 15.89 ng/ml(正常1.61~18.77ng/ml)。自觉症状: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纳呆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诊断:原发不育症,无精子症。辨证:肾阳不足,精气衰少,给予自拟睾丸发育不良方加补阳药30剂,每日1剂,水煎服。院内制剂“补肾养血颗粒”20 g,每日2次,冲服。二诊:服上药30剂,无不适,自觉腰痛减轻,睾丸有坠胀感。守原方加锁阳,减鹿角胶、何首乌。三诊:继服45剂后,饮食大增,体重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