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护理体会
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护理体会
作者:陈舜卿,谢泽娟,王玉心,郑卓双
【摘要】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的效果。方法:对55例脑室铸型血肿行侧脑室引流并辅以尿激酶脑室内注入。结果:55例中基本治愈26例,占47.3%;显效18例,占32.7%;好转11例,占20%;无死亡病例。结论:侧脑室引流并辅以尿激酶脑室内注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加强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以及病情的观察、血压的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侧脑室引流;重症高血压;脑室内血肿
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形成血肿,是一种严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复发率高。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55例脑室铸型血肿患者,采用侧脑室钻孔引流,建立持续引流并辅以尿激酶注入脑室溶解血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45岁~68岁,平均年龄56.5岁;既往有高血压史的46例;因情绪激动、劳累诱因发病13例;偏瘫8例;失语5例;抽搐9例。均经CT扫描确诊为脑室内血肿。血肿大小:按王耀山等[1]提出的方法计算脑室内血肿量,全部病例均在30 ml以上,其中12例出血量在100 ml以上。
1.2 方法 患者均在出血后6 h~72 h内行侧脑室钻孔引流。从术后第2天起,在无菌操作下,每日用尿激酶2万U加生理盐水2 ml溶解后从引流管注入脑室,夹闭2 h后开放引流系统。
2 结果
本组引流的时间为5 d~9 d,平均7 d;复查CT发现脑室积血消失;术后全部存活。根据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将脑出血预后分为5级,1级:基本治愈;2级:显效;3级:好转;4级:植物生存;5级:死亡。55例中基本治愈26例,占47.3%;显效18例,占32.7%;好转11例,占20%。无死亡病例,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再出血2例,有12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6例需行气管切开,消化道出血10例,无颅内感染发生。
3 讨论
3.1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3.1.1 严格掌握引流瓶的放置高度 钻颅血肿排空术后均置引流管接无菌引流瓶,为便于引流脑室内的血凝块,开始引流瓶可放于平侧脑室上缘高度,随着引流液内的血凝块消失引流瓶可放于引流高度平侧脑室上10 cm~15 cm,以维持一定的脑室压力,引流瓶放置过高且超出颅内压力高度时,引流压力不够,不利于引流,脑脊液引流受阻,就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引流瓶过低使脑脊液引流过快,可导致颅内压骤降、侧脑室关闭,易引起脑室内出血或小脑幕孔上疝等。
3.1.2 妥善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防止引流管脱出,保持引流通畅,认真做好床边交接班。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通畅时,引流管内的脑脊液平面随心脏跳动而上下波动,如不通畅,液面即静止不动。如引流管内平面无波动,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折叠等,如考虑管腔阻塞,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转移患者时防止牵拉,需先关闭引流管系统,以预防颅压波动过大、积气或引流液返流入颅内,安置妥当后,重新调节后开放。
3.1.3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 脑室引流是造成颅内感染的途径之一,多因消毒不严格或脑室持续外引流时间过久,使细菌沿管道侵入脑室引起。创口敷料被血液、渗出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无菌纱布。穿刺部位每天更换无菌敷料1次,保持创口敷料干燥无污染, 更换引流瓶应注意无菌操作,一般每日更换一次,切忌引流管外口与脑脊液收集瓶内的液面直接接触,防止逆行感染。
3.1.4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 一般情况下,24 h引流量约为200 ml~400 ml。引流液初为暗红色并混有血凝块,逐渐转为淡红色,如引流液突然出现全血性或颜色较前加深,患者意识障碍加重,说明有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2例在术后出现意识障碍加深,予报告医生后,急复查头颅CT示再出血,及时积极处理后转危为安。如瓶中无引流液流出,在患者头皮外引流管通畅且无脱管的情况下,可能是脑组织或血凝块阻塞引流管所致,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1.5 拔管前与拔管后注意事项 一般脑脊液颜色转清,经复查头颅CT确认脑室内血肿消失,脑脊液循环通畅,则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夹闭引流管观察24 h,若患者无头疼加剧,无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稳定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除需继续注意上述特征外,还必须注意穿刺口有无脑脊液溢出,如有脑脊液渗漏,及时报告医生,并注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颅内感染。本组6例拔管后穿刺口有脑脊液溢出,给予局部缝扎一针加压包扎后消失,本组无感染病例。
3.2 病情观察 颅内血肿穿刺早期病情变化较快,引流后再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24 h内[2]。颅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乳腺癌患者保留肋间臂神经临床意义.doc
-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Lp(a)、adiponectin及TNF.doc
- 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期生活质量调查探究.doc
- 乳腺癌保乳治疗及其应注意问题.doc
- 乳腺癌术后化疗心理干预.doc
- 乳腺癌患者护理措施及心理指导.doc
- 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体会.doc
- 乳腺癌术后引流方式比较.doc
- 乳腺癌根治术两种不同皮瓣处理方法临床探究.doc
- 乳腺癌根治术硬膜外麻醉中布比卡因最低有效及最佳浓度临床研.doc
- 2024-2025学年度焊工考试高频难、易错点题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 2024-2025学年度焊工考试高频难、易错点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实用).docx
- 2024-2025学年度焊工考试高频难、易错点题【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度焊工考试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焊工考试高分题库完美版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度焊工考试高频难、易错点题加答案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度焊工考试高分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 2024-2025学年度焊工考试高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docx
- 2024-2025学年度焊工考试高频难、易错点题带答案详解(B卷).docx
- 2024-2025学年海船船员考试全真模拟模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全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