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檗碱临床新用近况
小檗碱临床新用近况
作者:杨振华,郑建红,常效春
【摘要】 目的:综述小檗碱(Ber)的临床新用近况。方法:查阅国内有关Ber的临床应用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结果:Ber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具有实用性价值。结论:Ber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小檗碱;临床新用;分析
小檗碱(berberine, Ber)又名黄连素,是由中药黄连、黄柏、三颗针或其他含Ber的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多年来临床上一直作为清热解毒、抗感染药,应用于治疗肠道感染。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Ber有广泛的临床用途,现就国内对Ber的新应用介绍如下。
1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1.1 治疗心律失常 近10余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Ber治疗心律失常有确切疗效,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和不同种类的心律失常,其抗心律失常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增加有效不应期与心肌动作电位的比值,使期前冲动不易引起折返和中止折返的持续进行,使单向阻滞变为双向阻滞,从而纠正心律失常。杜见益[1]用Ber治疗118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其方法是口服,(开始0.4 g/次,4次/d;显效后0.3 g/次,4次/d;之后0.2 g/次,4次/d,维持。2周~4周为1个疗程),显效率为58.33%,总有效率达83.33%。其中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80.36%,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84.62%,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87.18%。韩芳化等[2]总结20 a用Ber治疗室性早搏2 000例,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9%,对照组为84,4%(Pgt;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为4.2%,对照组为12.8%(Plt;0.01),差异有显著性。
1.2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上应用Ber治疗高血压已有广泛报道。Ber的降压作用机制是:在体内能竞争性阻断血管平滑肌上的A1受体,使外周血管扩张,阻力下降。还能对抗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堆积,兴奋突触前膜M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扩张血管,从而使血压降低。王彩丽等[3]用单盲法给高血压患者口服Ber(0.3 g/次~0.9 g/次,3次/d,连服4周)治疗42例,结果总有效率83.33%,尤其对Ⅰ期、Ⅱ期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最佳,优于复方降压片。黄效永等[4]报道:Ber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且对收缩压的作用明显优于复方罗布麻片。
1.3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Ber能增加心肌细胞内cAMP浓度,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Ⅱ相,使钙离子内流增加,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同时,Ber还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因此Ber具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实验证明Ber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可使心排出量增加,左室舒张末压降低,心率减慢,对心力衰竭患者产生有益的影响[5]。黄艳华等[6]用Ber(口服0.4 g/次,3次/d)治疗心力衰竭78例临床观察表明,总有效率达73.1%,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55.0%。苏光等[7]用Ber(口服0.2 g/次,3次/d,疗程1周)治疗由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及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后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均获明显改善(Plt;0.01)。
1.4 治疗高脂血症 Ber可明显降低TC、TG,降低血流粘度。临床观察资料证明,Ber(0.3 g/次,3次/d,疗程8周)降低TC、TG总有效率分别为77.1%、97.1%,明显优于多烯康组和月见草油组(Plt;0.01),提高HDLC的作用与多烯康、月见草油差异无显著性[8]。有人用Ber(口服0.5 g/次,3次/d)治疗高脂血症59例,与烟酸肌醇酯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为50%,Ber治疗组明显优于烟酸肌醇酯组[9],由此可见Ber对高脂血症确有疗效。
1.5 抗血小板聚集防治缺血性中风 Ber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改善微循环,恢复缺血区血流灌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银建军[10]等用Ber(口服0.3 g/次,3次/d)治疗30例TIA,以口服维脑路通为对照组,结果:治疗30 d,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TIA发作频度明显降低(Plt;0.01),认为同阿司匹林相比,Ber是更加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而且副作用小,易被患者长期接受。 研究还表明,在缺血前后应用Ber能提高动物缺血再灌流早期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缺血的耐受性,减轻缺血再灌流晚期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程度[11]。以上表明Ber可用于防治高凝状态、高粘滞血症及其他血栓栓塞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