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建模实习论文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电话:
分析第五次人口普查建立中国人口特征
一 、摘要
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通过对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以及1978年到2008年的全国人口数量的统计数据,建立两个数学模型:指数模型,阻滞模型。模型通过假设条件,根据假设建立合理的模型,以及MATLAB对数据的处理,并且运用数据拟合求模型的解r,最后通过求的的r预测中国未来十年内的人口变化规律,从中分析中国现在人口特征,从而可以合理的有计划的利用资源,使环境和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模型 中国人口数量
二 、问题的提出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之一,人口的剧烈增长导致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日益恶化,认识和了解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做出较准确的估测,从而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以及合理有效地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通过1978年到2008年的人口数据变化的规律,对2010年到2020年全国人口数量做出合理的预测。
三、问题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运用MATLAB的画图功能,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增长,人口数量也在急剧增长,而且图像与指数模型吻合,所以不妨假设人口模型符合指数模型,建立第一个数学模型。但是通过对指数模型和实际数据的比对,发现指数模型在1978年到2003年间与实际较符合,但是2005到2008期间误差越来越大,通过对指数的性质可以了解到,当自变量无穷大时,函数趋于去穷大,这与事实相悖,因为现实资源是有限的,当人口到达某一数值后,由于各种资源、环境因素的限制,人口数量将达到某一稳定值,所以,不妨假设最大人口数为,当人口数达到最大的时候,增长率为0,建立第二个数学模型。
四 、模型假设
1 假设:表中所给出的数据是中国人口的真实值。
2 假设:一些大型自然灾害不考虑在内,如战争,地震等。
3假设:中国实行的生育模式一直不变。
4假设:医疗水平五太大变化对人口数量。
五、 符号说明
r——人口增长率
t——时间
——1978年人口数量
x(t)——时刻t的人口数
r(x)——增长率的函数
——人口最大容量
六 模型建立
模型一:指数模型
模型建立:
图表是从1978年到2008年间的人口数:
中国1978到2008年人口数 时间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人数(万) 9.6529 9.7542 9.8705 10.0072 10.1654 10.3008 10.4357 10.5851 10.7057 10.93 11.1026 时间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人数(万) 11.2704 11.4333 11.5823 11.7171 11.8517 11.958 12.1121 12.2359 12.3626 12.4761 12.5786 时间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人数(万) 12.6743 12.7627 12.8453 12.9227 12.9988 13.0756 13.1448 13.2129 13.2802
记时刻t=0是人口数为,时刻t的人口为,由于量大,可视为连续、可微函数。t到时间段内人口的增量为
于是满足微分方程 (1)
模型求解:
解微分方程(1),得
由上述模型微分方程的解,通过对上表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参数r:
程序:
y=[9.6259 9.7542 9.8705 10.0072 10.1654 10.3008 10.4357 10.5851 10.7507 10.9300 11.1026 11.2704 11.4333 11.5823 11.7171 11.8517 11.9850 12.1121 12.2359 12.3626 12.4761 12.5786 12.6743 12.7627 12.8453 12.9227 12.9988 13.0756 13.1448 13.2129 13.2802];
t=[0:1:30];
b=ones(31,1);
z=log(y)-b*log(9.6259);
r=t\z
结果为:
r =0.0122
将r=0.0122代到上述模型中,得到指数增长模型,方程为:
求出的1978到2008年的人口数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曲靖教师招聘考试大纲高中数学.doc
- 天津某集中供热系统滞后性研究.doc
- 我国气象经济服务发展现状.doc
- 右箱体加工工艺及组合机床设计.doc
- 长玻纤复合聚氧亚甲基高性能超强板、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初稿).doc
- 四级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之二.doc
- 数学(一)考研大纲.doc
- 四季度电动汽车发展状况跟踪报告.doc
- 怠速控制系统检测和维修.doc
-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下册考前复习资料.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