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内5-羟色胺含量及局部脑
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内5-羟色胺含量及局部脑
【关键词】 电针
电针是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广泛使用的常规辅助疗法之一。为研究电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异性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本课题采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电头针、电体针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5-HT)含量及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共采用健康成年SD大鼠29只,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雌雄不拘,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以下4组:(1)假手术组(n=7):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手术步骤同模型组;(2)模型组(n=7):造模完毕1h后外拉尼龙线栓,再灌注2h,即缺血1h再灌注2h;(3)电头针组(n=8):大鼠造模完毕1h后再灌注时施加电头针2h,选用大鼠手术侧顶颞前、后斜线,以30号0.5寸毫针斜刺入大鼠头皮下12mm。针柄接G6805-2A型电针治疗仪(上海华谊仪器制造厂),电压6V,频率10Hz,连续波形,电流强度以大鼠触须、耳朵微动为度;(4)电体针组(n=7):大鼠造模完毕1h后再灌注时施加电体针2h,选用大鼠瘫痪侧曲池、合谷、足三里、环跳穴,直刺进针,刺入1~7mm,深度依穴位而定。针柄接G6805-2A型电针治疗仪,刺激参数同电头针组,电流强度以大鼠瘫痪侧肢体跳动为度。大鼠穴位依据人体穴位及大鼠穴位图谱 [1] ,结合大鼠解剖结构定位。
1.2 造模方法 实验大鼠经6%水合氯醛(35mg/100g)腹腔内注射麻醉后仰卧于手术台上,颈正中切开,分离右侧颈总动脉(CCA)及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结扎ECA的分支,以保证尼龙线栓准确进入ICA。在距CCA分叉约1cm处结扎CCA,再结扎ECA根部。参照改良Koizums [2] 栓线方法在ICA近端备线,远端放置动脉夹,在距CCA分叉点约5mm处切口,插入一段35mm长、直径0.2mm的尼龙线栓(头端5mm段涂一层硅酮使其直径达0.25mm左右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插入深度平均为(24.5±0.5)mm。线栓进入ICA,穿过大脑中动脉(MCA)起始端直至大脑前动脉(ACA)近端,当线栓进入无抵抗感时,提示插入顺利,扎紧备线,外留10mm长线头,缝合皮肤。再灌注时外拉尼龙线,使其头端回至ICA内即可恢复MCA血供。
1.3 5-HT测定方法 实验大鼠手术完毕3h后,立即置于冰盘上断头取出全脑,用冰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取出手术侧皮层、纹状体,分别称重,按1ml∶100mg比例加入酸性正丁醇制备匀浆 [3] 。脑组织中5-HT先被抽提到酸性正丁醇中,再反抽提入盐酸中与邻苯二甲醛缩合成荧光物质,在RF-51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中以365/480nm发出光波长分别测定皮层、纹状体5-HT含量。
1.4 rCBF测定方法 将实验大鼠用乙醚麻醉,背位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剃除大鼠头顶部毛发,剪开头皮,暴露其前囟和顶骨,在前囟向右旁开3mm,向后下移3mm处钻一直径2mm的圆孔,掀开骨片,暴露脑组织。接LS-Ⅲ型组织血流仪(北京立新高技术公司),将银制探测电极插入脑组织0.5mm,测量皮层rCBF;测海马rCBF时在前囟向右旁开1.5mm,向后2.8mm处钻孔,探测电极插入深度为2.8mm。参考电极置于大鼠头皮下紧贴枕骨(所测数值均为相对数)。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的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检验用F检验、q检验。
2 结果
2.1 电针对急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内5-HT含量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皮层及纹状体5-HT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lt;0.01);电头针组皮层及纹状体5-HT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lt;0.01),高于模型组(Plt;0.01);电体针组皮层5-HT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并高于模型组(Plt;0.01),其纹状体5-H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lt;0.01),与假手术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gt;0.05);电头针组与电体针组皮层5-HT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gt;0.05),但电体针组纹状体5-HT含量显著高于电头针组(Plt;0.05)。见表1。
表1 电针对急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5-HT含量的影响 (略)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 * Plt;0.01;与模型组比较, △ Plt;0.01;与电头针组比较, # Plt;0.05
2.2 电针对急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rCBF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皮层及海马rCBF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lt;0.01);电头针组、电体针组皮层rCBF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并高于模型组(Plt;0.01),而两组海马rCBF显著低于假手术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