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脓肿CT诊断
肝脓肿CT诊断
作者:赵克强,林吉征,刘珍友,郝大鹏,段峰,解桂花
【摘要】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CT征象,提高肝脓肿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研究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病例21例,治疗前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CT平扫表现肝内低密度灶占20例(20/21,95.2%);病灶内气液平面3例(3/21,14.3%);动态强化扫描表现:分隔状强化8例(8/21,38.1%);双靶征9例(9/21,42.9%);边缘强化征11例(11/21,52.4%)。结论:CT扫描特别是动态CT增强扫描征象对肝脓肿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 肝脓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The Value of CT Diagnosis in the Hepatic Abscess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CT features of hepatic abscess and its pathologic basis.Methods The CT features of 21 bacterial hepatic abscesses proved by surgery or clinic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Results CT manifestations of hepatic abscess included signs of low density area(20/21,95.2%),the level of gas and liquid (3/21,14.3%),a piece of enhancement without any signs in no contrast CT (1/21,0.05%),septa enhancement (8/21,38.1%),double targets (9/21,42.9%),peripheral enhancement (11/21,52.4%).Conclusion CT,especially dynastic contrast CT,was helpful in the diagnosis of hepatic abscess.
Key words:Hepatic abscess;Tomography;Xray computer
CT在肝脏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已被公认[1],由于肝脓肿的不同病程阶段的CT表现不同及其表现的多样性,其正确诊断仍有一定难度。笔者收集经临床证实的21例肝脓肿,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CT征象及相应病理基础,以期加深对肝脓肿CT征象的理解,提高诊断正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12例,女9例,年龄30岁~78岁,平均年龄52岁。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乏力、上腹疼痛、肝大及触痛、白细胞增高等,其中2例伴胆系结石、感染。本组21例中,18例经手术穿刺、引流证实,3例通过临床抗炎治疗后复查,病灶明显缩小直至消失。
1.2 CT检查技术 CT扫描均采用GELIGHTSPEED8型CT机,扫描前常规口服1.5%的泛影葡胺800 ml充盈胃肠道。21例均作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重建层厚为5 mm。扫描范围自膈顶到肝脏下缘。动态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3 ml/s;造影剂为优维显,用量1.5 ml/kg体重。自肘静脉开始注药时起延迟25 s、50 s及100 s分别进行扫描(即动脉期、静脉期和平衡期),扫描层厚5 mm。
2 结果
2.1 病灶部位及数量 发生于右叶者最多,为12例;发生于左叶及累及两叶者分别为5例及4例。21例中孤立单发者(包括大病灶腔周邻接多个小病灶)15例,单发圆形附有散在小病灶者1例,散在多发病灶者5例。
2.2 CT平扫 肝脓肿病灶均呈圆形或类圆形,CT平扫低密度20例,等密度1例。边缘清楚者8例,边缘不清者13例,最大径线自3.0 cm至13.5 cm不等。病灶见液气平面者3例。2例见肝内胆管结石,伴肝内胆管扩张。有5例发生右侧胸腔积液,其中1例为双侧;在发生胸腔积液的5例患者中,有2例并发膈下及脾周积液。
2.3 CT动态增强扫描 多数病变增强后明显强化。形态上表现为:一过性肝段强化12例,肝脓肿周围的正常肝实质在增强早期出现楔形或圆形强化,而在延迟期该表现消失;分隔状强化8例,表现为病灶内厚薄不一的明显强化的间隔,其间为多房性低密度区(见图1);靶征或环靶征,本组出现5例。圆形低密度区周围绕以强化环,称为靶征;若强化环周围绕以低密度环,则称为环靶征或双靶征(见图2);其中2例患者出现“三环征”;边缘增强征,本组出现11例,表现为病灶周围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