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注射剂大会资料: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及实施细则解读_蔡虻.pdf

2010注射剂大会资料: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及实施细则解读_蔡虻.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解读 一、背景 二、指南内容介绍 (一)感染控制和护理安全 1、一般原则  证据  导管接口是导致导管内微生物定植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较长时间 的留置导管。研究表明,导管留置时间超过一周后,由于输液接口导 致的相关感染占51%  感染的危险性随着无菌操作的标准化而下降,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静脉治 疗小组人员对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并发症有显著作用  推荐意见  中心静脉置管时,需使用最大限度的无菌防护屏障: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无菌衣和大的无菌巾(A )  所有被血液污染的一次性物品和(或)锐器(包括但不局限于针头、导丝、 探针、手术刀等)应丢弃在不透水、防穿透、不能打开的锐器盒中并定 时更换(A )  确保输液管路各通路入口的无菌,将污染的危险性降到最低(A ) 2、手卫生  证据  国内的研究证实,医务人员手上格兰阴性杆菌携带率高达20-30%  国内研究显示,盛在皂盒中的肥皂带菌率100% ,悬挂放置后带菌率为 16.7%  手套的不可见渗透问题  推荐意见  戴手套前和脱下手套后也需洗手(C )  使用手套不能代替洗手(A )  手上有可见体液、血液或可疑手被污染时,应立即用抗菌或非抗菌皂 液和水进行洗手(A ) 3、无菌器具的应用  证据  使用单腔导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双腔导管 的患者  导管的接头是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导管连接装置可 导致0.4%的污染机会,增加连接装置,污染概率将成倍增加  CVC 和PICC 在体内最长保留时间尚无明确规定  有研究显示使用精密输液器输注中药注射液、脂肪乳、粉剂抗生素等 高微粒静脉注射用药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普通输液器  推荐意见  当留置的导管不再需要时,应考虑尽快拔除(A ) 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发生并发症(感染和非感染)危险度低的导管, 置管技术和部位(A )  为减少针刺伤的发生,选用防针刺伤的穿刺器具(C )  确保输液系统附加装置的安全使用,防止漏液和损坏(B ) 4、无菌药液的配制  证据  文献报道,溶液放置3-5 小时,细菌可呈对数生长  研究证实在稀释药液过程中,液体污染的程度与针头插入瓶塞的角度、 次数、针头大小、注射器使用时间有关  针头插入瓶塞次数越多,产生的胶塞微粒就越多,针头越大,配液时 液体中产生的胶屑就越大,针头重复使用次数越多,流经针头后液体 所含微粒的数量也越多;注射器使用时间越长,污染率越高  推荐意见  常规液体的配制都应在空气清洁的环境中完成,最好在层流净化台和 有层流通风设备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C )  配制液体必须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规程(A )  药液配制和使用,应依据药典和药物配伍禁忌标准执行(C )  在配制及输注液体和药物之前,需明确药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药物 的相容性和稳定性(C )  配制液体的注射器应一次性使用,并选择18G (直径1.2mm )以下针 头配制液体(D ) 5、皮肤消毒  证据  显微镜下显示:微生物主要附着在导管外径的表面,葡萄球菌是一种 皮肤表面常驻的细菌,是导致2/3 的静脉相关感染的微生物,是最常见 的导致菌血症的革兰氏阳性菌  最新的研究表明:使用 2%氯已定消毒比 10%络合碘更能有效防止导 管相关性感染或中心静脉导管细菌的种植  虽然有大量证据表明氯已定的优良作用,美国CDC 一直没有建议将其 应用于年龄<2 个月的婴儿  美国 INS 提出,可用于皮肤消毒的有乙醇、氯已定、络合碘、碘酊, 可以是单方制剂,也可以是复方制剂,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  推荐意见  静脉穿刺前,对皮肤不清洁者先行皮肤清洁后,再进行消毒(A)  以穿刺点为中心环行消毒,由内向外旋转涂擦,消毒面积不小于5cm× 5cm (如用贴膜覆盖穿刺部位,其消毒面积应不小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