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一张诊断书》到卫校医德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一张诊断书》到卫校医德教育

从《一张诊断书》到卫校医德教育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这是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从《一张诊断书》的学习中,学生感悟到了医护职业的崇高,也深知生命的可贵。 医务工作者 医德教育 中等卫生学校 医德教育是指为了使医务人员及医院职工履行医德义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使社会主义医德教育理论得以转化成为医务人员思想品质的重要工作。因此,作为培养初、中级医药卫生人才的中等卫校,医德教育决不是哪个部门的事,也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事,而是全校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大事。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而《一张诊断书》是一个非常好的契合点。 一、挽救生命的一张纸 初读乐拓先生的《一张诊断书》是在大学时期,刚看到这篇文章标题心中便升腾出了好几个问号。这是一张怎样的诊断书?谁开的诊断书呢?诊断书的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何要大书特写呢?带着大大的问号我读完了全文,心中便被林巧稚大夫的医德深深折服。当我站在讲台上再为学生讲解这篇文章时,我却不知从何下手。因为这篇文章太容易让人读懂,因为这篇文章包含了太多的辛酸,因为这篇文章有太多沉甸甸的责任。 《一张诊断书》中所叙写的事情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在那个人妖颠倒的年代,作者的妻子因为曾经担任过外国专家的译员,又自愿到边疆小城来教书,因而被人“合理”地“逻辑”出来,她一定是个“特务”,而且被冠以男扮女装的特务,根本就不会生孩子。在荒唐的审查和精神的摧残下,作者的妻子被逼成了疯子。作者只能带着妻子到处求医,但那样的年代几乎没有一家医院也没有一个人敢接受这种有政治色彩的病人。辗转反侧之下,作者陪同妻子找到了已经沦为协和医院叫号员的林巧稚大夫,林大夫不顾自身安危为作者的妻子开了一张诊断书,证明了作者的妻子是女性且正常分娩过。这是一张内容极其普通的诊断书,普通得让人感觉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那又是一张极其珍贵的诊断书,它让作者的妻子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迹,挽救了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二、漠然他人的一颗心 我记得在讲授这篇文章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场景:如果你在路上碰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你会怎样去做呢?当时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避而远之,只有少数同学会拨打110报警,全班没有一个同学选择上前搀扶。现代都市的生活快餐式行进,急促的繁华让我们的心灵承受满满,似乎他人都只是自己冷漠的缩影…… 2011年8月24日22时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宝山区宝钢医院)手术室突发火灾,一名正在接受截肢手术的全身麻醉病人不幸身亡。医院宣传科负责人称,事发时手术室内至少有6名医护人员在场,发现隔壁房间起火后撤离,手术台上的病人则因无法逃离不幸身亡。这是一条令人震惊的新闻,它给在初秋感到一丝凉意的人们心头点燃了一把火。医院失火是突发事件,6名医护人员面对手术台上全身麻醉的病人,不是想方设法营救,而是各自跑了。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范跑跑”。面对地震,“范跑跑”丢下学生跑了;面对大火,医护人员赛过“范跑跑”,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名被全身麻醉的病人,所以网友揶揄其为“医跑跑”,一点也不为过。他们跑掉的不仅是医德,更是做人的基本底线。 三、让学生立起医德那把尺 在讲《一张诊断书》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得立起医德那把尺,我设想了多种教学方式去让他们在课堂中能得到情感的灌输,能让自己不自觉中充满了对医生神圣职责的敬畏。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了六个小组,并给每一个小组布置了任务。 1.资料搜集法 在讲授这篇文章之前,我让第一和第二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取搜集资料。第一个小组的同学去搜集关于林巧稚大夫的资料并制作成PPT,其中包括朱德夫人和冰心女士在林大夫去世后写的回忆录,他们能在展示中让全班同学看到林大夫高尚的人格和不计回报的奉献,在谈到林大夫去世后的那副对联时有好几个同学都为之动容。第二个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很多关于文革时期的一些资料,包括描写文革的一些文学作品。在这些的同学的介绍下,大家对文革那种扭曲人性的大背景有了深刻了解,但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对此理解不够深刻,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对于林大夫在那种时期敢于坚守职责的深深敬意。 2.情境表演法 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同学设想了两个情境,一个是“路人看见老人摔倒后的反应”,还有一个是“护士在急救病人时的懈怠”。在这两组同学分别就这两个情境进行表演后,全班同学都参与了讨论,大家都抨击了护士表现出来的懈怠,也就护士的懈怠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管理和处理方案。但大家对于路人看见老人摔倒这一情景普遍忘记了自己的医护身份,选择了漠然处之。针对此我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了一场讨论,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在保障自己人身安全前提下,应时刻谨记自己的医护身份,做出合理的选择。 3.角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