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内部空间人性化导向设计探究.doc

地铁车辆内部空间人性化导向设计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铁车辆内部空间人性化导向设计探究

地铁车辆内部空间人性化导向设计探究摘要:随着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人们出行方式呈多样化,地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在面对一个大流量、流动性强的对象时,地铁车辆内部更需要一个完整的导向性系统来规范和优化这个体系。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乘客的乘车行为来阐述建立导向系统的必要性及二者的关系;通过文字、图形、色彩、比例尺度、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分析,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力求导向系统的设计达到艺术性和人性化的统一。 关键词:地铁;导向设计;乘车行为;识别性;艺术性;人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24-02 一、地铁导向系统与人的关系 (一)地铁空间的人群分类 空间的导向系统主要是提供信息来指引人的行为,因此需要建立在对人的行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导向系统的设计。一般乘坐地铁的人群按出行活动分类主要分为:上班族、学生、附近居民(购物或外出)、城市其他居民(娱乐或外出)、其他城市居民(旅游或出差)等。 在这类人群里面上班族、学生或是附近的居民若是长期乘坐地铁,他们对地铁的空间环境比较熟悉,往往是不需要识别性和导向性标识,而是凭借日常积累的认知路线行动;对于那些很少或第一次乘坐地铁的对环境不熟悉的人群,主要就是通过两种方式行动:第一种就是根据地铁的导向标识的指示信息行动,第二种就是从众,不关注导向标识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而是随着人流行动。 (二)乘客乘车行为 人们乘坐地铁的行为是直接与地铁的导向标识系统相呼应的,人的行为需求促使了导向系统的存在,而导向系统引导了人的行为。本文主要以在地铁车辆内部空间乘客的行为活动进行分析,从乘车行为确立导向标识。 首先乘客在上车前需要查看自己目的地的行驶方向——站外需要行驶方向指示标识。 排队候车——排队等候区需要警示黄线以警示人们注意安全。 普通人群/特殊人群上车寻找座椅或者扶杆——特殊人群的座椅需有明显的标识能让乘客及时辨识。 车内等候目的地到达(观看电视节目、听歌、观看地铁内部空间……)——应出现一些对于地铁内部空间的结构、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乘坐地铁注意事项等的标识说明。 查看自己是否快要到达目的地——需要出现能提示乘客现在所到达位置的标识。 查看哪侧车门开启,做好下车准备(站立到车门处)——需要提示乘客下车时将开启哪侧车门的标识及其乘客在等待下车时应该注意事项的标识。 下车——有序、安全、顺利的完成下车行动。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行为和导向系统二者是紧密联系的,人们对在地铁内的导向系统的使用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通过识别,然后行为。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现代地铁车辆的导向系统要把乘客-导向标识-车内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 二、地铁导向系统的人性化研究 空间的引导性和标识的有效性的实现主要是从人的行为出发,通过人性化设计来满足导向系统功能的实现。 (一)地铁车辆内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是地铁空间环境中的整体构架,能给人们带来直观的感受。地铁车辆内的空间大多采用纵向布局形式,车体由外端门、侧墙、顶板、窗户、地板搭建而成,内部空间主要是由座椅、扶手、拉环、屏幕、电视和导向标识系统相互构成。其中导向标识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构件相配合共同形成整体空间。 (二)导向系统的人性化设计 导向标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图形、色彩、比例尺度、空间位置等方面进行设计,通过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搭配以达到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发挥导向的最大功效。 1、文字和图形 导向系统是面向大众的,所以一定是要大家都能看得懂、容易快速识别的。交通导向的标识需要人的视觉去辨别其所代表的特殊含义和内容的形象物体,是一种视觉标识,其中会运用到字体的设计。在一定的距离里,要看到并明白标识所传达的信息,字体的选择非常重要。但单纯的依靠文字来识别并不能满足所有人,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和特殊人群来说,文字无法起到提示作用,因此图形语言弥补了这一缺陷。就如残疾人无障碍区域来说,若只是用简单的几个字“无障碍区域”来表示并不能快速的起到提示作用,而用一个残疾人图标却能直接快速的表达其寓意。相对文字来说,图形不仅能增加导向系统的丰富性和艺术性,还能够消除语言和文字的障碍。图形语言传达出来的视觉信息更为简单和集中,能在较短时间内引起乘客的注意,起到快速传达的作用。因此图形的设计语言更能展现出导向系统的人性化方面,当然并不能只是图形美观就行,最主要的是它的识别性。 乘客在乘坐公交车或是地铁时都要了解自己的行程过程和目的地是否即将到达,因此在车辆内需要一个系统来提示人们现在处于什么位置。1933年亨利·贝克利用电子线路图的原理设计出了第一张地铁系统的交通图,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