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节沥青材料 土木材料
第7章 沥青材料 第7章 沥青材料 ? 主要内容 1.沥青材料的基本概念 2.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和胶体结构 3.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4.其它沥青 ? 7.1 概 述 1.定义 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 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的衍生物所组成 的混合物。 常温下,沥青呈黑色或黑褐色的固态、半固态或液态。 2.分类 7.2 石油沥青 7.2.1 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概述 7.2.2 石油沥青的组成和结构 1.化学组分 化学组分分析方法: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而且 与其工程性质有一定联系的几个组,每个组就称为一个组分。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规定有三组分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 (1)三组分分析法 按三组分分析法所得各组分的性状列如下表。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的各组分性状 (2)四组分分析法 石油沥青的四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 胶质和沥青质。石油沥青按四组分分析法所得各组分的性状如下表: 2.胶体结构(1)溶胶型结构 (2)溶-凝胶型结构 (3)凝胶型结构 1.按照设计高温分区指标,一级区划分为3个区; 2.按照设计低温分区指标,二级区划分为4个区; 3.按照设计雨量分区指标,三级区划分为4个区。 1. 第一个数字代表高温分区: 采用最近30年内年最热月的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作为 反映高温和重载条件下出现车辙等流动变形的气候因子。 2. 第二个数字代表低温分区: 采用最近30年内的极端最低气温作为反映路面温缩裂缝的 气候因子。 如1-3,1——代表高温区,属夏炎热区 3——代表低温区,属冻冷区 3. 第三个数字代表雨量区: 如1-3-2,1,3——意义同上 2——代表雨量区,属湿润区 由温度和雨量组成的气候分区(略) 7.2.4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物理常数 2.粘滞性 3.延性 4.温度敏感性 1.物理常数 (1)密度——在规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单位:kg/m3或 g/cm3。 我国现行试验方法规定测定15℃下沥青密度。 (2)相对密度——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 之比。 我国现行方法规定测定25℃下的相对密度。 沥青15℃密度与25℃相对密度之间的换算公式: 沥青与水的相对密度(25/25℃)= 沥青的密度(15℃)×0.996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使用25℃的相对密度。 1.试验目:①供沥青贮存时体积与质量换算用; ②用以计算配合比。 3.粘稠沥青的试验原理: ① 比重瓶烘干称重m1 ② 将比重瓶中浸满水,称其质量m2 ③ 计算比重瓶的水值(即比重瓶体积)为V=m2- m1 ④ 将热熔的沥青试样,注入比重瓶中约至2/3高度 ⑤ 称m4——(比重瓶+ 2/3沥青试样)的质量 ⑥ 将1/3剩余空间浸满水, 称量m5——(比重瓶+ 2/3沥青试样+1/3水)的质量 ⑦ 计算 2.粘滞性 ——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沥青粒子产生相对流动的能力,简称为粘性,以绝对粘度表示。 沥青的粘度是沥青首要考虑的技术指标之一。 沥青绝对粘度的测定方法精密度要求高,操作复杂,不适于作为工程试验,因此,工程中通常采用条件粘度反映沥青的粘性。 (1)针入度 1)针入度的定义 针入度——在规定温度条件下,以规定质量的标准针经过规定的时间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 单位:0.1mm。 常用试验条件: 2)表示方法:P(25℃,100g,5s) 3)表征意义 沥青的针入度值愈大,表示沥青的粘度愈小。针入度是 目前我国粘稠石油沥青的分级指标。 标号:一般取针入度的平均值。 例如: 90号沥青,针入度范围为80~100(0.1mm) 110号沥青,针入度范围为100~120(0.1mm) 3.延性 ——是沥青材料当受到外力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以延度作为条件延性的表征指标。 (1)延度的定义 延度——将沥青试样制成8字形标准试件,采用延度仪,在规定拉伸速度和规定温度下拉断时的长度,单位:cm。 (2)延度的表示方法:D(T,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