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整治蓝皮书皮书数据库.doc
皮书发布责任声明
(一) 本新闻稿经本皮书主编授权发布。
(二) 本新闻稿仅代表皮书报告作者(或课题组)的观点,不代表作者(或课题组)所在单位立场,也不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立场。
(三) 任何媒体、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名义发布皮书新闻稿。
(四) 任何媒体(包括网络)、个人对本书的报道请以本新闻稿为准,涉及作者及发布会现场嘉宾的言论,报道时请与作者和嘉宾本人联系确认。
注:本声明面向媒体,在皮书新闻稿发布时使用。
新闻通稿
News Release
近日,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编著的《土地整治蓝皮书: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3》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土地整治蓝皮书是全面反映2015年中国土地整治发展实践、综合成效、探索创新的年度性研究报告。
《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3》指出——
“十二五”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耕地保护水平显著提升
近日,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编著的《土地整治蓝皮书: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3》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土地整治蓝皮书是全面反映2015年中国土地整治发展实践、综合成效、探索创新的年度性研究报告。
蓝皮书指出,“十二五”期间,各地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了一大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十二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1615万亩,此外,各地通过废弃居民点复垦、工矿废弃地整治等方式复垦土地128万亩,促进了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粮食产能亿斤。看,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地区耕地质量提升较大,而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聚集区提升较小,总体上呈现出耕地质量提高幅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因为耕地质量提升较大的区域,往往是在历史上农业开发投入较少的地区,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较低,提升空间较大;而经济较发达地区耕地质量基础较好,提升空间相对较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通过小田并大田,减少农田中的坎埂占地,不但增加了耕地面积,而且大大提高了现有耕地利用率。据调查,海南省海口市东山镇土地整治项目,马坡村田块数量由整治前的371块变为整治后的96块,单个田块平均耕地面积由1.46公顷变为5.67公顷;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涧山村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项目,整治前田块数为1500余块,平均每个田块0.5亩,户均拥有田块12块;整治后,田块数降至421块,平均每个田块1.9亩,户均田块数下降至3块,田块细碎率降低75%。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田间道路135万公里生产路78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7.08公里/平方公里,田间道通达度达到9%,极大地改善了农业交通条件新增和改善机耕面积2.54亿亩,占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63.8%。改善了农田灌排条件新增和改善农田防涝面积1.03亿亩,占建成的26.%;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占建成总量的35.3%;新建机井、塘堰等水源工程80.万座,新、建灌排渠(管)道304万公里,渠系建筑物485万座,其中农桥39万座,涵(含渡槽、倒虹吸)319万座,水闸118万座,泵站8.6万座。推动了农业发展在以土地整治为平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一些地方主动引导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内容与农业发展相结合,通过了机械耕作和规模经营,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推动。如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依托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带动社会资金建设蔬菜大棚、养殖场等,将项目区建设成集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科技农业和创意农业于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提升了传统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 “十二五”期间,全国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农田防护面积3亿亩,种植农田防护林5.4亿株农田防洪面积900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47万亩治理盐碱地213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8.6万亩“十二五”期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治理钉螺237万亩,主要集中在西南区和。其中四川治理钉螺128万亩,湖北治理钉螺35万亩,江西治理钉螺33万亩。开展了污染土地修复治理其中,四川省治理污染土地6.万亩,,为其他省份开展污染土地修复积累了经验。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涧山村土地整治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秉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生态环保、经济实用”的原则,采用生态环保的工程技术措施对村域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与常规项目建设相比,共减少水泥用量417吨,节省水用量2611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4吨/年,节省项目建设资金投入44万元,节省农药、化肥、用工等生产成本50余万元,农民净增收入60余万元。江苏南京六合区实行生态环境污染“零容忍制”,对有污染的项目不予立项。二是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