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土壤有机物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有机物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ppt

Protein [Amino Acid]n 木素之構造為主由苯丙烷(Phenyl propane)之替換衍生物連結而成之聚合物。 苯丙烷及其主要衍生物之構造式如下: 木素之構造為主由苯丙烷(Phenyl propane)之替換衍生物連結而成之聚合物。 苯丙烷及其主要衍生物之構造式如下: 土壤有機物之劃分﹝Fractionation﹞ 土壤有機物之膠體性質 非結晶性 大的比表面積(~ 900 × 103 m2?Kg-1)及CEC[1500 ~ 3000 mmoles(+)?Kg-1] pH-dependent charge polyprotonated weak acids R-COOH R-COO- + H+ 有機物(腐植質)在土壤中之功能 黑顏色→土壤保溫 大的比表面積→增加土壤保水力 和粘粒結合→團粒作用,使土壤有較好之構造 大的CEC。 錯合能力(chelation)→提供植物所需微量元素之緩衝能力。 緩衝土壤pH 礦化作用產生CO2、NH4+、NO3-、PO43-和SO42-,提供植物生長必須元素。 和有機分子結合,影響農藥等有機化合物之生物活性、殘留性等。 土壤有機物(有機碳)含量測定方法 可以濕式氧化法(如Walkley-Black法)測定;此法以重鉻酸鹽將有機碳氧化,然後以還原劑(FeSO4)滴定剩餘氧化劑,由此定量消耗於碳氧化作用之重鉻酸鹽,然後可計算土壤有機碳含量 或可以乾燒法(Dry combustion)測定;此法以燃燒爐管燃燒土壤樣品,使釋放之CO2為吸收塔中的NaOH所吸收,然後以反滴定法測定NaOH之減少量,由此可算出CO2之釋出量,然後可計算有機碳含量 可參考Nelson, D.W. and L.E. Sommers. 1982. Total Carbon, Organic Carbon, and Organic Matter. In p. 539-580, Page, A. L. (ed.), Methods of Soil Analysis, Part 2-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Soil Sci. Soc. Am. 有機資材利用之試驗研究現況與展望 土壤有機質可改良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性,利於作物耕作管理,並為作物營養要素之貯藏庫。因此其含量一般視為土壤肥力(特別是氮素肥力)之指標。許多研究結果顯示適當施有機物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性質並增加土壤氮素礦化量,進而增加作物產量, 台灣地處亞熱帶,高溫多濕,微生物活動力強,有機物分解迅速,故據調查一般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有44.8 %土壤含量低於2.0%。因此為長期培育土壤生產力,即須設法維持或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至一適當範圍。 然而究竟什麼才是適當土壤有機質含量簵圍?又不同類有機物之適當投入量為何?則尚待研究。土壤有機質之積聚速率取決於有機物之投入速率與分解速率。有機物在水田之分解速率有別於旱田者。若干長期試驗結果顯示:稻田因浸水還原,有機物分解較慢,故在兩期稻作下,留在土壤中的根與莖基每公煩約有5~10噸,則土壤有機質含量即可維持不滅,若另將地上物回歸土壤,則尚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反之如以水旱或旱作輪作,則即使地上部作物殘株回歸土壤的乾物量每年每公煩9噸左右(連地下部合計約18噸),土壤有機質仍逐年漸減。 張淑賢 有機資材利用之試驗研究現況與展望(續) 因此欲增加或維持我國土壤有機質含量,即需研究如何在不同之耕作系統下適量投入有機物。而台灣地區每年所產生的農牧有機癈棄物數量龐大,包括作物殘株及禽畜糞等估計共有2034萬噸,含有大量生質能源與植物養分,如能妥善循環利用,回歸土壤,不僅可協助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並有助於增進土壤生產力。 有關有機物合理施用技術之研究課題包括有機物的利用方式(直接施用或做成堆肥)、經濟合理施用量及施用技術(包括有機物之經濟用量、養分釋放曲線、配方調整或配合化學肥料施用等)、長期施用對土壤肥力與作物生長之影響、及有機物施用之氮磷與重金屬污染評估等,期能建立適合本省氣候環境、耕作制度、作物種類之有機物合理施用技術,同時達到兼顧有機物施用的經濟效益與環境維護之目標。 Soil Science Lesson 3 Soil organisms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土壤生物 大型動物(Macrofauna) 中型動物(Mesofauna) 微生動物(Microfauna) 大型及中型動物 齧齒類(Rodents) 昆蟲類(Insects) 千足蟲(Millipedes) 木蝨(Sowbugs) 螨(Mite) 蝸牛(Snails) 蜘蛛(Spiders) 百足蟲(Centipedes) 蚯蚓(Ear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