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兴化市顾庄学区带答案)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兴化市顾庄学区带答案)
2016年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考试用时:化学、物理共10分钟 化学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12 —16 S—32 l—3 Fe—6
u—64 Zn—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选项中都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
A.制火药、制青铜器、发明指南针 B.制青铜器、印刷术、造纸
.冶炼钢铁、烧瓷器、制火药 D.印刷术、烧瓷器、冶炼钢铁
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 B.爆炸 .发光 D.沉淀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
A.用氮气保存食品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
.发热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放置洗净的试管 B.加热液体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过滤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7.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
(14 H123)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4:12:3
.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空气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9.某有机物6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厨房洗涤剂具有溶解油污的作用
.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
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第11~1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12.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假设蒸发溶剂时没有晶体析出)
A.溶剂的质量蒸发掉一半
B.溶质的质量增加一倍
.蒸发掉的溶剂的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
D.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此溶液
1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
B.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
.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再降温
到t1,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甲﹥乙
14.A、B、三种物质各1g,在一定条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D30g;若增加10gA,反应停止后,只有物质剩余。根据上述条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g
B.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B的质量比是3:2
.第二次反应停止后,D 的质量为0g
D.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的质量比是:3
1.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小的是
A.稀硫酸B.稀盐酸.uS4溶液 D.FeS4溶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11分)(1)用化学符号表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硅原子________,氮分子_________,
亚铁离子______,铵根_______,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在实验室配制0g %氯化钠溶液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配制过程的步骤是:计算、称取、量取、溶解、______。
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的操作是______。
A.添加氯化钠 B.减少氯化钠 .调节平衡螺母 D.添加砝码
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讲话稿:三十而立 只争朝夕.doc
- 2016年教师节表彰会暨教学推进会议讲话.doc
- 2016年新学期国旗下讲话稿:新年的三个期望.doc
- 2016年德惠三中七年级英语上11月月考试题(有答案).doc
-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案.doc
-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doc
-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教案.doc
-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案.doc
-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5.2网上交友新时空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doc
-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导学案.doc
-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兴化市顾庄学区含答案).doc
- 2016年秋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兴化市顾庄学区附答案).doc
-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政治期末试卷(兴化市顾庄学区附答案).doc
-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doc
- 2016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doc
-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有答案).doc
- 2016年秋学期五四制八年级化学期中试题(附答案).doc
- 2016年秋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兴化市顾庄学区含答案).doc
- 2016年秋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高台县带答案).doc
- 2016年秋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兴化市顾庄学区带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