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2)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和途径。
2能力目标
(1)学生会根据中国的国情分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从分析、评价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措施,去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3德育目标
(1)通过对国情的分析,唤起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
(1)知识准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理解了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原理。也具备有关我国人口、资、环境的基础知识。
(2)技能准备:有一定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2学习类型
本是程序性知识学习。
3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
前面三节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介绍,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结合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明确可持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具体到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人口众多的国情现实,本节的教学内容属地理规则(地理规律)。教学中采取例──规法。
4重点、难点
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时
1时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投影]:案例1:中国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
1在个别年份,贵阳只要下雨,几乎就是酸雨(PH=3,甚至2)比醋酸还酸。
2中国有1/7的陆地国土被沙漠覆盖,1/3陆地国土受到风沙的危害,平均每天有00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20多座有字可查的历史名城如楼兰等都淹没在沙漠之下。
3原生存于我国的招鼻羚羊、野马、犀牛、野牛等动物已经绝迹,华南虎、亚洲象、双峰驼、黑冠长臂猿也身逢绝境,濒临灭绝。华南虎只剩30~40只,可餐桌上还有穿甲、娃娃鱼等二类保护动物。
4黄河从1972年经常断流,1997年从2月7日开始,到年底共断流13次,累计断流226天,造成胜利油田因少产原油损失30多亿元。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1/3,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0亿吨,相当于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壤,而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400年。
6铁路两旁的快餐盒、塑料带似白色飘带。
7在极端年份,北京市的居民每天呼吸的空气(大多时候),即使不吸烟,也相当于每天吸一包烟。世界0个选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比,北京、广州、上海、沈阳、西安曾经“榜上有名”。最差的10个中有个是中国城市。
8广州的交警和交通干道的两侧居民和小学生血液中含铅量超正常值,处于铅中毒状态。
……
[提问]看完资料,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板书]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读图]817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提问]解释三段“引”。
[总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森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荀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了森林保护主张,然而这一可贵的生态意识并未能发展成为民族生态伦理的主导,反而“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法国哲学家夏托·布莱恩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野蛮时代是森林,明时代却成了沙漠”。
[过渡]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板书]1人口压力阻发展
[投影]案例2:惊人的人口等式:
中国人口=前苏联+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31个国家总人口)
[提问]以上等式反映什么问题?
[归纳]中国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所带的巨大压力是我国人口与资、环境之间矛盾的根。人口负担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大障碍。
[过渡]人口如此,资状况如何?
[板书]2资短缺令人忧
[投影]案例3:我国资状况:
1水资:人均占有淡水资233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6000多万农民和00万牲畜缺少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宁夏西海固有个乡叫喊叫水乡。蚌埠、淮南就在淮河边,在缺水、污染严重时矿泉水、饮料脱销,真是应了漫画“缺水怎么办”,“喝矿泉水、饮料”。
2耕地:全国1/3的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0067公顷。
3能:供需结构矛盾大,资短缺,浪费严重,效率不高。
4生物:森林质量不高,草原过度放牧。
从我国的资总量看,淡水供应:不应超过4亿人;能:不应超过11亿人;土地资不应超过10亿人;生态负荷在7~10亿人。不论从哪一项看,都已超负荷。
[过渡]人口和资的问题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板书]3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投影]案例4:我国的环境问题:
1水体污染加剧。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大江大河受污染,“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就是真实写照。地下水超采,海侵现象严重。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