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PDF

  1. 1、本文档共2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 (2010 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 年12 月 目 录 1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害 1 1.1 洪涝灾害 1 1.2 地震4 1.3 旱灾6 1.4 台风6 1.5 雨雪冰冻灾害6 1.6 泥石流7 2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8 2.1 灾前准备和保障8 2.2 灾害期间卫生应急 10 2.2.1 洪涝灾害 10 2.2.2 地震 13 2.2.3 旱灾 16 2.2.4 台风 19 2.2.5 雨雪冰冻灾害22 2.2.6 泥石流灾害24 2.3 灾后恢复重建阶段27 2.3.1 总结与评估27 2.3.2 恢复重建27 附件1 自然灾害快速评估技术方案29 附件2 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技术方案32 附件3 自然灾害营养与食品卫生技术方案59 附件4 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及饮水卫生技术方案89 附件5 自然灾害消毒、杀虫、灭鼠技术方案 105 附件6 自然灾害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 132 附件7 自然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方案 140 附件8 自然灾害其它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控技术方案 171 附件9 自然灾害预防接种技术方案 185 附件10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物资调配与管理203 附件11 自然灾害灾区临时安置点卫生指南206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为及时、有序、规范、高效地开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 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区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公众身 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 (试 行)》和《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 制定本工作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 洪涝、地震、台风、干旱、雨雪冰冻和泥石流等主要自然灾 害。 1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害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经济 损失大,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及生命安全。 1.1 洪涝灾害 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很多,降雨过度,地势低洼,堤坝 等水利设施溃决等,都可以造成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形成一 般需要一个降雨积累过程,可以在一天或数周内形成,为预 警和应对留下空间,但是堤坝溃决造成的洪涝灾害可以突然 发生,往往难以做到预警。我国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东部地 区,容易发生的地区主要在七大江河及其支流的中下游,除 了黄河凌汛发生在冬春季外,主要发生在降雨集中的梅雨季 节和夏季。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洪涝灾害造成基础设施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改变、人口大量 迁移及灾民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能增加传染病暴发、流 1 行的危险,引起相应的公共卫生问题。 1.1.1 安全饮用水短缺 洪灾易引起饮用水水源污染,造成供水系统的损毁,从 而导致灾民的饮用水卫生和食品卫生短期内得不到保障,造 成灾区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增加,如感染性腹 泻、痢疾、伤寒、甲肝等。 1.1.2 环境破坏 洪水泛滥,淹没了农田、房舍和洼地,灾区居民被迫离 开原居住地;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改变 和栖息地变迁,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洪水淹没厕所、 粪池、下水道等,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尸体腐败,蚊蝇等各种 媒介孳生,生活和居住环境恶化。 1.1.3 食物安全难以保障 当规模较大,涉及地域广阔的洪涝灾害发生时,局部的 食物安全问题难以避免。水灾常伴随阴雨天气,加之基本生 活条件的破坏,人们被迫在恶劣条件下储存食品,很容易造 成食品的霉变和腐败,从而造成食物中

文档评论(0)

zhuanqmf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