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发展模式.PDF
东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发展模式
苏福兵
美国瓦萨学院政治学系
fusu@
陶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rantao1972@
一 引言
过去30 多年来,中国的高速转轨与增长日益引起国际的关注,并越来越成为学术界争论的
焦点。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事实,让来自不同学科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感到痴迷,并激发
了他们对中国经济从增长(Lin, 1992; Brandt and Zhu, 2000; Song 2011; Rodrik 2008)、市场制
度(Guthrie, 1997; Wank, 1999; Whyte, 1995)、联邦主义(Montinola, Qian and Weingast, 1995)、
转轨(Naughton, 1996; Yang, 1997)和资本主义(Hung 2008)等不同维度进行了具有学术创新价
值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让人们对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有更多的理解,而且促进了
人们去批判性地思考那些根植于西方经验的主流理论。
最近几年,学术界对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问题进一步展开了非常热烈的讨论。许多政
策分析者也试图根据中国的经验来寻求具有创新性的发展思路和可行具体政策组合。其中一
位研究者拉莫甚至大胆地宣称,“中国模式”已经出现(Ramo, 2004) 。据他所述,中国的成
功是建立在一系列政策组合之上,包括强调研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等。其中最重要的,
是拉莫提出的所谓“北京共识”。“北京共识”强调政府在协调国家内部发展和参与全球化方
面所扮演的积极作用。“北京共识”所代表的新发展战略,挑战了“华盛顿共识”(Williamson,
1989)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建议。无独有偶,2005 年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World Bank, 2005a) 。虽然不太情愿,这份报告仍然承认了 “华盛顿共识”的终结。该报告
放弃了过去世行报告中满目皆是的有关“公认的最佳政策实践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讨论,转
而开始以赞同的方式讨论了“增长战略”问题,比如政府产业政策的作用等,并举出了中国
和其他高增长亚洲国家的例子。2008 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看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明显出
现了“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情况。
正如同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北京共识”把中国的发展经验过度简单化了(Kennedy, 2010;
Huang, 2011),但是拉莫确实也非常及时地提出了如下问题:中国过去的发展经验能不能用
一个内部逻辑一致的解释框架去理解?如果可以,那么什么是这种解释框架的主要支柱?政
府积极干预是中国经验的重要部分吗?中国的发展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
家,到底有什么重要的含义?显然,中国研究专家和发展研究专家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回答这
些问题:一方面,中国研究专家需要跳出个别国家经验来考察和反思中国经济增长的世界意
义;另一方面,发展研究专家则应该避免用其既有的理论去强套中国的现实,而应该基于扎
实的观察,去构建新的解释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来考察理论的适用性。只有秉持这种精神,
我们才能对可能存在的“中国模式”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学术和政策讨论上进行富有建设
性的对话。
本报告提出,在过去的20 年当中,中国发展一直沿袭着一条类似、但又不完全同于东亚发
展型经济体增长模式的道路。这类经济体实行集权式政治,但是领导者们秉持着经济优先发
展的目标。通过压抑消费需求,政府设法将资源从消费转向投资。而为了弥补疲软的国内市
场需求,政府又强力推动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在整个高增长时期,政府利用一系列的政策
工具来影响和塑造市场环境,包括对特定产业进行支持、税收返还、出口退税、技术创新补
贴和外企的市场准入限制等等。无论在东亚四小龙经济体,还是中国最近20 年来的发展实
践,都具备上述特点。
但是,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总体水平的泛泛分析最多只能反映中国高速增长的部分图
景。真正将“中国模式”和传统“东亚模式”区别开来的,是中国地方政府层面展现出来的
强大活力。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投资,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发展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