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的赵无极-中国美术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远行的赵无极-中国美术馆.PDF

远行的赵无极 本报记者 许悦 人物名片 赵无极,华裔法国画家。1921年生于北京,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48年赴法 国留学,并定居法国,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2013年4 月9 日下午,赵无 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3岁。 “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笔、涂颜料,就一无所惧,我只希望有足够 的时间来完成手上的画,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93岁的法籍华裔抽象派艺术大师赵 无极于4月9日在其瑞士家中去世,这是他晚年最大的心愿。 赵无极曾获法兰西骑士勋章,2012年,他的巨型画作《Juin-Octobre85》在香港拍卖会 上以1800万港币成交,创下中国油画界的拍卖纪录。他还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了160余场个 人画展,与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 三宝”。 1985 年 赵无极回母校举办讲习班 杭州风景(油画) 赵无极 融入西方主流美术界 法国画家马蒂斯曾说:“你想学画画,那就先割掉你的舌头,因为从此你只能用画笔来 表达。”而赵无极就是这样一位不善言辞的人,他对人生的感悟只需要用自己的画笔便可诠 释。 赵无极14岁考入杭州艺专开始学习绘画。但是赵无极不太能接受当时国内传统的中国 画观念,同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在心中选定了艺术之都法国作为自己的进修圣地。1946 年,吴冠中、熊秉明考取公费赴法留学;1948年,在国内任教6年后,赵无极自费携妻乘 坐“安德烈·勒庞”号邮轮赴法留学。几十年后,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被誉为国际画坛的 中国“三剑客”。 同夏加尔、莫迪里阿尼、毕加索和米罗一样,虽然是来自异域他乡的艺术家,赵无极的 艺术也在法国开花结果。然而,当时的欧洲人普遍认为中国画之所以美,完全是取巧于丝绢 的感觉,他们眼里的中国画更像是工艺品。在1948年的法国,中国的画家若想获得成功, 都要主动去和国际“接轨”,改造自己来迎合西方趣味。初到法国的赵无极同样不能免俗。他 在法国的早期作品大多是用油画颜料画一些篆字或碑文,这种作品表面带有一种神秘的美 感,但对于以欧洲文化为中心的西方人来说,这类作品依然属于文化另类。 在赵无极认清这一点,并摒弃这种作画方式时,才真正迎来了他艺术事业上的高峰。他 开始将西方的抽象与东方的意象融合,虽是在作油画,但又好似中国文人在直抒胸臆,达到 了大写意的意味无穷之效。这种独特的味道,让西方人认定了这才是属于中国的油画,也认 定了他是第一位进入西方主流美术史的中国艺术家。 一名伟大的艺术家,能够被后人铭记的就是他的作品。也只有独具个性语言,同时具有 时代性的作品,才真正具有艺术价值。收藏家郭庆祥认为:“赵无极的艺术是创造性的,他 的创造性同时又和他所处的艺术发展时代紧密相连。今天回头再看他的作品,每一个阶段都 留下了他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和创新精神,他学习毕加索、马蒂斯、莫迪里阿尼,吸收米罗 画风,也借用甲骨文符号,更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灵的画面构架带到了其油画创作中。所以, 赵先生的艺术表现语言既是西方的,又是东方的,或者说根本就勿用分东与西!” 曾回国开绘画讲习班 自1948年赵无极离开中国,这一别就是整整37年。1949年末,吴冠中、赵无极、熊 秉明三位为了回不回祖国而在巴黎彻夜长谈。最后,赵无极、熊秉明留下,吴冠中回国。直 到1985年4月,赵无极应邀回到母校中国美术学院讲学,举办了一个为期1个月的“赵无极 绘画讲习班”。但这再一次的相见,却只平添了赵无极对中国未来美术发展的忧虑。 当时来参加讲习班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8所美术院校的优秀人才,他们大多是在苏联美 术教育体系下学画,很多人的艺术风格都惊人的相似。这让赵无极大为惊讶,他便决心要在 讲习班中“用手术刀狠狠地戳几下”,不仅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艺,更要唤醒学生的自主创造意 识,要让学生将绘画视为类似于“呼吸”一样的自然行为。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书记章晓明,当时任讲习班班长,他对此事记忆犹新。“当时,我 们都抱着一种‘赵无极先生作为抽象画家怎么来给我们上写实绘画课’的心态,带着一种好奇 和期盼来上这堂课。当他站在你面前的时候,赵无极先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画家,给人的 感觉就是很普通的老人,很儒雅,并且平易近人。跟他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