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花朵朵轻摇曳-屯堡已婚妇女头饰之韵.PDFVIP

玉花朵朵轻摇曳-屯堡已婚妇女头饰之韵.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花朵朵轻摇曳-屯堡已婚妇女头饰之韵.PDF

玉花朵朵轻摇曳-屯堡已婚妇女头饰之韵 2017-05-17張毓雯 众所周知,“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调北征南的军事举措,遗留至今,成 为贵州安顺地区一个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既有自己独 立发展、不断丰富的历程,也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遗存,既有地 域文化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提及屯堡服饰,人们不免会将玉花朵朵丝头摇曳的场景联想起来,而 已婚妇女的头饰作为屯堡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发式、服装一 并成为她们成家立业,步入一种新生活方式的标志。 已婚妇女头饰侧影 戴白色额帕的屯堡妇女 屯堡已婚妇女头饰按照配戴顺序分七个部分组成: 头绳 长一丈二尺(旧制,当今屯堡人还在使用,一丈等于十尺,一 尺等于十寸),粗一分,丝或棉,青色。 发网 发网为里外双层结构,内外同形,外大内小。外层发网由青色 马尾编织而成,底部整周穿有麻线,麻线长度略余;内层部分材质厚 实,亦青色,衬在发网底层起到支撑与遮盖的作用。发网是梳理整个 发式中十分关键的部件,它起到同时固定发髻、缓鬓与额帕的作用。 由于发型梳好后并非每天拆开,大概三五天重新挽一次,所以双层发 网组合起来使用,其质地硬挺能够很好的保持发式的造型。 外层发网 发网内部 玉簪 玉质,“一”字形,长约三寸 ,用于固定发髻与发网。 梅花管簪 分为两部分,即玉质梅花与锥形管簪,两部分由银链相连, 均为装饰作用,配戴之后与玉簪形成十字交叉状,银链自然垂下,走 起路来轻轻摇曳,与腰间的丝头系腰遥相呼应,唯美动人。 玉簪 梅花管簪 额帕 长约五尺,宽一尺折成四层,围额缠绕,白色或青色。 夹针 银质,用于固定额帕缠绕末端,夹针的左右位置按照自己习惯 及喜好而定,并无固定模式。 扶发针 传统扶发针通身为银质,装饰部位为蝴蝶造型,现屯堡已婚 妇女使用的扶发针仅针部为银质,装饰部位改用成红色或绿色的料珠。 除装饰外扶发针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随时取下将碎发捋拢,二是用 来解头部之痒,当地人称“抠脑壳”。 额帕 夹针 扶发针 夹针用于固定额帕 玉簪与梅花管簪 玉簪与梅花管簪 梳发时,将头发分为三绺,中间一绺根部用头绳紧实缠绕成柱状,余 部绾成发髻,罩上发网,之后用玉簪固定并配戴梅花管簪。最后,梳 缓鬓,缠额帕,饰发针。 年逾六旬的老人则舍去梅花管簪,仅留取玉簪将发髻固定,有些或用 布帕将头顶遮盖,起到防尘与保暖的作用。 老年妇女头饰 老年妇女头饰 屯堡已婚妇女头饰简洁、素雅,与服装整体风格相辅相成,其背后蕴 含了婚姻易发更服的社会礼治性以及适应劳与军事行动的特殊要求等 因素,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族群特征。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妇女服饰为代表的 屯堡文化也受到很大的考验,屯堡已婚妇女发式头饰梳戴遗风也主要 沿用于年长者,如何使传统服饰文化在新的生存状态中得以延续值得 深思。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