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和友期》上课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太丘和友期》上课用课件

练一练: 两个字形不同而意相近的字: 小小翻译家 看谁翻译的最准确、 最流畅 你寻我找: 1.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尊称,哪些属于谦称。 ①敝人  ②卑职  ③老朽  ④寡人  ⑤令尊  ⑥令堂  ⑦令郎  ⑧令嫒  ⑨犬子 ⑩陛下 问题探究 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两个能够表现本文要义的字:  信:信用  礼:礼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以诚信为本,以礼貌待人。 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也赞扬元方的聪明机智。 有关雪的古诗一 * * * 一诺千金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授 课 人: 庄 智 培     自读课文 步骤:1、粗读,读准字音。 2、再读,结合注释粗通文意。3、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4、品读,提疑问。 要求:1、读书声音要洪亮。2、不懂的字词要翻查工具书。3、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疑难句子下画线,疑难问题做上记录。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fǒu shě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约定 中午时分 才 年龄 您的父亲 通“否” 等待 嬉戏 当时 尊称,“您” 放弃 离开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 门不顾。 语气词,“啊” 丢下,舍弃 离开 谦称,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信用 拉 回头看 委:丢下,舍弃。 舍:放弃,文中指“不再等候”。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陈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陈太丘与朋友约好同行,约定在正午。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您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您好久您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便生气的说:“(您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同行,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便是没有礼貌。” 那人很惭愧,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家门。 课文中“尊君” “君”“家君”的称谓 有什么不同? 尊君在不 君 与 家 君 您的父亲 (对别人父亲的 一种尊称) 您 (有礼貌的 称呼对方) 我的父亲 (谦词,对人称 自己的父亲) 尊称:令尊、令堂、令郎、令嫒、陛下 谦称:敝人、卑职、老朽、寡人、犬子 1、文中三个人,你同意谁的做法?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2、友人已知错,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 无信无礼 知错就改 陈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懂礼识义(知书达理) 聪敏过人(聪明机智)正直不阿 评一评: 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 诚信 礼貌 聪明机智 懂礼识义 无信无礼 知错就改 友人: 元方: 诚信 礼貌 友人已知错,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 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就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 认为元方无礼的理由: 不能因人的一时之错就彻底否定一个人,客人既已认错,而且知错能改,就应原谅他,而元方“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很尴尬。若能宽容一点,给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则更好。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谁来背诵 分角色朗读 叙 述 者:平和舒缓语气 友 人:气愤、惭愧 元 方:怒中不失礼节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