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存《元和三舍人集》相关问题考述
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八十七期
2017年0 8月 頁4 3 ~ 7 9
臺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DOI: 10.6258/bcla.2017.87.02
*
現存《元和三舍人集》相關問題考述
許 銘 全
摘 要
《元和三舍人集》過去以為未有傳本,故而相關研究不多,本文於前
人基礎上,嘗試作進一步討論。全文首先為此集全書內容作一提要鈎陳並
略加考述,包括原序作者時代,現存詩篇、詩題之正確數目、後世書目著
錄並由此推測其流傳狀況;其次,釐清此集作品乃奉敕撰進的樂府聲詩,
而非三位學士相互酬和之作;復次,則針對此集原題名稱問題作一辨析;
最後,在上述梳理基礎上,進一步由翰林學士職能角度切入,析論此集所
透顯、反映出的中唐翰林學士文學與政治上的雙重職能,藉此凸顯《元和
三舍人集》作為一本中唐三位翰林學士所作詩集,其文學與政治上的可能
意涵。
關鍵詞:翰林學士 元和三舍人集 王涯 令狐楚 張仲素
105.08.05 收稿,106.01.18 通過刊登。
* 本文為參與科技部人社中心「唐人選唐詩研讀班」( MOST
104-2420-H-002-016-MY3-SB10402 )之部分成果,蒙討論人李欣錫教授暨研讀班諸
位先生及二位審查人惠賜高見,謹此致謝 。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44 臺 大 文 史 哲 學 報
一、前言
1
《元和三舍人集》,過去以為未有傳本。約莫九十年代初陳尚君先生於復
旦大學圖書館所藏明鈔本《唐人詩集八種》中發見其中一種即為此集。2014 年
《唐人選唐詩新編(增訂本)》(以下簡稱《增訂本》)將此集收入,集前並
2
附陳尚君先生撰寫的〈前記〉。輯入《增訂本》的《元和三舍人集》,即以復
旦大學圖書館藏明鈔本為底本,同時參校了《樂府詩集》(影宋本)、《唐詩
紀事》(四部叢刊影明本)、《萬首唐人絕句》(影明嘉靖本)、《王摩詰文
集》及《全唐詩》。
由於此集過去流傳不廣,所以相關研究並不多,管目所及,除了傅璇琮先
3 4 5
生曾略微討論以及陳尚君〈前記〉一文外,只有幾篇學位論文曾有所涉論。有
鑑於此,本文第二節即針對此集作一敘錄提要並略加考述,以作為全文討論基
礎。其次,在為數不多的《元和三舍人集》相關討論中,對此集詩作之性質即
有「唱和」與「歌辭」兩種不同看法,甚至對此集原題是否為「元和三舍人集」
亦有異說。詩集名稱和詩作性質這兩個問題,實關乎對此集的總體理解,有必
1 例如吳企明於〈「唐人選唐詩」傳流、散佚考〉即如此以為。見吳企明,《唐音質疑
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頁151 。
2 見唐‧王涯、唐‧令狐楚 、唐‧張仲素,《元和三舍人集》,傅璇琮 、陳尚君、徐俊
編,《唐人選唐詩新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4 ),頁623-664 。陳尚
君,〈前記〉,《唐人選唐詩新編(增訂本)》,頁625-629 。本文引文出自《唐人
選唐詩新編(增訂本)》者,僅於文後標注頁碼,恕不再一一注出。
3 傅璇琮對此集的討論與看法,除了在《增訂本》中之〈增訂本序〉中略微論及外,主
要見於其《唐翰林學士傳論》中之〈唐代翰林與文學〉及〈憲宗朝翰林學士傳‧令狐
楚〉,見傅璇琮,《唐翰林學士傳論》(瀋陽:遼海出版社,2011 ),頁36-78 、481-491 。
4 陳尚君此文完成於 1991 ,後移為〈唐代與翰林學士有關的兩種詩歌總集考釋〉一文
之第二節,收入陳尚君,《漢唐文學與文獻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
頁173-179 。其後以〈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明鈔本《元和三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