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一凡解析《围城》
《围城》及当年作者像
《围城》的典故
我看《围城》电视剧,兴味盎然,尤其喜欢其中包孕丰富的讽刺性隐喻、及中外有趣掌故。
《围城》中外版本
《围城》英译本茅国权导言指出:此书是学者小说,它专对“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作特殊的描摹透析。
《围城》确是本奇特之书。要说“难进难出”,它不啻是一座璇玑碎锦、巧构而成的中外学术迷宫。
那里头层峦迭嶂、径幽路险。
中国《山海经》与西洋海图
仅仅是方鸿渐、赵辛楣、唐晓芙、孙柔嘉等四大主角的起名用典,就足以让我这不通汉学的二毛子,遍搜《周易》、《楚辞》、《左传》、《山海经》。
钱先生随手拈玩的西洋神话寓言,又岂是吾辈留学生乱掘古墓、一时可以考明之理?
首先,书中赵辛楣与唐晓芙的名字,显然双双来自《楚辞·九歌》。
屈原《楚辞》
歌中湘夫人一节有句道:“桂栋兮兰燎,辛夷楣兮药房”。此处的“辛楣”,指香草作了户楣,寓“高贵堂正”之意。
英达饰演赵辛楣
反观书中赵辛楣,幼年曾得女相士夸赞,说他有“南方贵宦之相”(56),即暗合其名。又按,清代名儒、嘉定人氏钱大昕,亦号辛楣。
《九歌·湘君》一节又唱:“采薜荔兮水中,察芙蓉兮木末。”
这一句唱的是中国古代理想主义者,好高骛远、尽干傻事:
这个古代的傻书生,下河去寻旱地薜荔,爬树为摘水生芙蓉,原本就是一种“固不得矣”的徒劳追求。
史兰牙饰演唐晓芙
依据此典,《围城》中的方鸿渐,与湘君所唱的那朵“初日芙蓉”命当无缘。
难怪书中的唐晓芙一经分手、再无音信,连梦也不给鸿渐托一个。
苏文纨之名,意在表现她的“文采昭然”、“品质洁白”。
虽乏古典用例,却有钱氏评点“洁白”的一段话佐证如下。钱氏先拿德国诗人哥德的“伪洁论”,与中国墨子的“所染论”互作对比。
李媛媛饰苏文纨
继而引中国晋代诗人谢惠连的《雪赋》诗句:“凭云升降,从风飘零,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管锥编》1296)
若将此诗注释苏文纨在小说中的际遇,岂不像她的“十二金钗正榜判词”?
再看方鸿渐,为何要姓“方”?
钱钟书在《管锥编》里,提出一种“圆方论”,作为古今中外、互通分享之根据:
“西方古称:人之有定力、而不退转者为方人(homo cubilare),后称骨多触杵者为棱角汉,现代俚语则呼古板不合时宜者为方人(Square)也”。
陈道明饰方鸿渐
接着列举王充、相宽、淮南子等中国名家,备说智圆行方、贤儒乃世之方物、孔子能方不能圆、以及“头方命薄、不足以扇知已”等诸多道理。
足见方鸿渐这乖戾之人,天生不会随世轮转。他比不得那些“脚跟无线”的书剑飘零之士,也学不来“琉璃蛋子”的胡旋之术。
钱锺书所谓“琉璃蛋子”,即“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周万匝无已时”。(《管锥编》921-930)。
方家父子,遁翁与鸿渐的取名,均与《易经》有瓜葛,值得《围城》研究诸家高度关注。
可惜学生我不谙此道。
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易正义》上下册
唯见钱氏著作里频繁评点引证《周易正义》,尤其多处涉指“渐卦”:卦中含六项变象,即
“鸿渐于干,鸿渐于磐,
鸿渐于陆,鸿渐于木,
鸿渐于陵,鸿渐于阿”。
卦中之鸿,是为一只水鸟。它由海上飞来,逐次栖临滩头,岩石,陆地,林木,山陵、水边,
仿佛是它在孤独飞翔中,经历了一场犹豫不定的寻觅游戏。
其中“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管锥编》35),像是隐含了“夫婿离家出走”的小说结局。
另外第八章方鸿渐与孙柔嘉至香港成婚,忙乱中确有一段“妇孕不育”的虚惊插曲,令人猜测它与占卜的联系。
与之相关,产生了一个涉及全书的有趣问题:
作为小说的主角与制动者,方鸿渐,或那只由海上飞返大陆的孤鸟,一路寻觅,辗转求安而终不能得。
方鸿渐的凶吉祸福,与《易经》渐卦所含之“六爻”变象,有无有一种潜在的秘密关联?
再者,方鸿渐的个人经历,又怎样影响到小说《围城》的构思布局?
海外研究者多把《围城》的九章内容划作四个或五个部分。例如茅国权英译本序言称:方鸿渐命运模式为“春夏秋冬”四个单元,或四个罗兰·巴特所谓的“功能序列”。
日本学者中岛长文,则仔细列出了五个部分,依次为:舟楫归来,上海之恋,内地旅程,教书,结婚并破局。但中岛又觉得:这自然形成的五段落,并非作者“缜密计划”的结果。
中岛怎么也想不通:“无论怎样分段,《围城》与传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