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学设计4.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囚绿记》教学设计4

《囚绿记》教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囚绿记 教 学 目 标 1、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借窗前的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象征手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模仿运用。 3、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教 材 分 析 教学重点: 1、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抗敌精神的歌颂。 2、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品味关键句——从凝聚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绿”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语文课更具开放性。 教学课时:1课时 实 施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导入 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生活中处处都有绿色。 要求学生用成语说出看后的感受。 如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朝气蓬勃 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欢的颜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的颜色。这样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我们“求”之不得,可有人却偏偏要“囚”住它。要想理清其中缘由,请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解题 标题“囚绿”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绿”指什么?从全文看,“囚绿”是怎么一回事? “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绿”指绿色的常春藤。 “囚绿”指“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三、听朗读 思考: 1、本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的?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答案并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动宾短语概括) 2、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寻绿(1-4)——喜悦 赏绿(5-7)——满足 绿 囚绿(8-12)——至爱 放绿(13)——自由 怀绿(14)——惦念 这篇文章深深体现了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四、分析文章 1、请你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段内容,并酝酿一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焦字?而不用其他字呢? (“焦”写出了一点点希望都快没有了的绝望、渴盼、迫切的心情。也说明作者境遇不佳 , , ,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说明常春藤柔弱而又固执。 ②窗外有什么力量使这株常春藤的细叶、卷须朝窗外生长? 阳光和自由。 ③“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一株常春藤这么喜爱呢? 结合时代背景和陆蠡其时其人来理解。 ①陆蠡,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入文坛,后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翻译了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 进步的陆蠡作了犯人被提审。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接下来自然就是酷刑了,不久便吐血而死。 ②找出文中能体现作品写作背景时间的语句。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终于在一天早晨……。离开北平一些年了。…… ?本文是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写的,作者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在述说之中,有懊悔,有自责,表现出对常春藤品格的敬佩。在写作本文时,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共同呼声。陆蠡在这篇讴歌绿的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绿”的意蕴: 1、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作者本人! 2、蒙难、渴望自由与和平的北平的人们! 3、日寇铁蹄下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 五、文章主旨 作者借物抒情,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热爱祖国、渴望民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