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导学案2.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武传》导学案2

《苏武传》 导学案 【课标要求】 1、课文文义已自读为主,教师辅助点拨梳理文章思路,培养学生利用语感来推断疑难语句的能力。 2、采用讨论式学习法,学生立足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见仁见智,对作者情感的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关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 2、根据学法指导,准确断句和感受重读; 3、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学习重点】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前预习 ①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找出通假字找出成语通其大意。 ②破字词句。学生自由提出翻译困难之处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和参考书确定最佳翻译。 ③归纳文言现象。学生自行找出师生总结强调重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朗读。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赋的节奏、情感和韵味,力求语言通畅,读准字音 2、细读。理解字词;自读诗句,运用查字典、看注释、联系诗句等方法理解疑难。 3、重音和节奏的把握。 教材助读: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 书 ”为“志”,取消“世家”并入“ 列传 ”,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 班固 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 预习自测: 1、字音字形: (一)给加点字注音。 昆邪王( )( ) 且鞮侯( )( ) 阏氏( )( ) 煴火( ) 左伊秩訾( ) 浞野侯( ) 丈人行( ) 缑王( ) 2、我的疑问: 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课内探究 一、情境导入: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学始于疑: 1.学生各自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 2.小组进行讨论,归纳文意。 三、质疑探究: 探究点1 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2.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探究点2 3.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 探究点3 4.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 (2)卫律: (3)李陵: 5.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6.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四、当堂检测: 1.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 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 ⑥法令亡常 亡: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 ⑧武父子亡功德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