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第九届全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译文集
日本晶粒取向硅钢的发展与现状
(日)坂仓昭
1 前言
《磁学》编委会曾经委托我执笔撰写关于硅钢发展的评论文章。我自进入八幡钢铁公司起一直
而具有持续不断在制造现场参与开发的经验,但其后脱离了同硅钢的接触机会也就失去了有关硅钢
的信息。不过,虽然有一定难度;幸而从1996年起,在九州大学名誉教授成田贤仁先生的日本硅钢
板技术史调查专门委员会(电气学会)担任取向委员期间能够同各个相关钢铁以及电机(器)制造
厂家的委员们在一起工作,又恢复起了对执笔内容的自信。
另外,1989年在同半桥科学技术大学的藤元克教授会悟时,双方从对取向性硅钢板的共同缅怀
国轧机公司)初期开发串联式轧机的J.B.Tytus的有关活动及画像,尤其是同晶粒取向硅钢板发明者
Goss的私人通信等等,都非常有趣。一方面笔者在受先生的委托他想得到一本由C.Bonh撰写的《纯
钢铁业同电机业携手合作的关系以及硅钢板的诞生经过等等内容,读起来兴趣盎然。藤元先生一口
气把它读完了,自然而然地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就在1995年2月份的退职纪念时发表了演讲,这后来
也被我收录于《硅素钢物词,回想断片》之中了。
过去,虽如曾经从多方面发表过有关晶粒取向硅钢的历史。本文将从稍微不同的侧面介绍硅钢
板的产生及其背景、晶粒取向硅钢板在世界以及日本的发展状况,也是对已故有藤元先生的隆重记
念。然后,请允许我将以叙事的方式从本人的研究出发,对进一步提高晶粒取向起作用的抑制剂一
—-AIN之谜作一番论述。
2硅钢的发明和发展
2.1薄板用作变压器铁心材料
结果作参考具有并联线路的磁力线闭合电路,并从此以“变压器”命名而取代了先前的称谓“欧级
hous却把这个设想推而广之,一方面普及了利用机械制作铁心还采
发生器”。同时在美国G.Westing
用油绝缘等方案,而且就在1
到19世纪将近终了的电力工业黎明期里,对变压器铁心采用高级冶炼并完后使用过软铁丝,后来从
普及叠积铁心以来的25年里曾使用过屋顶用薄板以及镀了锡的制罐薄板。
2006年第九届全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译文集
2.2硅钢的发明和发展
1940)(图1略)提出的。
添加硅元素会改善磁性的现象最先是由英国人R.A.Hadyield(1858
机人字形齿轮缺陷不明原因的机会,着手调查了对铁的机械性能构成影响的多种元素,于1889年发
表了论文。当时由于硅元素属于贵重物品(即1盎司要100美元),才优先研究锰。结果就发明了有
验,从1903年开始的工业化生产才成为可能。
美国的开拓者们同欧洲一样尝到了辛酸,电气机械工程师们一开始由于将制罐用薄板作为铁心
材料,都对其磁时效造成磁性不稳定而不满意,处于幼年期的电气业只知道必需的硅钢用量,而当
况下,硅钢在市场上亏本乃是若干现象综合所致。
2.3硅钢在市场上亏本的背景
(1)Hadfield发明硅钢:与此有关的内容已在2.2内作了叙述。
(2)尼亚加拉的电源开发:在1880年代关于电力利用方面曾经存在过直流电和交流电之争(电
亚加拉丰富的瀑布水资源以2相交流电方式发电,1896年完成了对相距35公里的市内送电系统。
三人名字命名的。使用电力的电炉从来没有采用高温来生产过优质碳化硅,偶然地却生产纯硅。因
此,硅的价格大幅度地从每盎司100美元降低至每吨0.1美元,不久就使制造硅铁合金作为脱氧剂
而成为可能。
(1865年生,图2是人肖像照片——略)的战略是避免同快速发展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进行竞争、
并会同电机业共同计划开展硅钢生产,导致了世界特殊钢制造的飞速发展。1903年开始和西屋公司
共同研究,结束了恶战苦斗的格局,成功地实现了热轧硅钢板的商业生产,随即在1905年发展为月
产3300吨的规模。该项技术历经20年之后于1925年方引入日本。
2.4晶粒取向硅钢板的诞生
(1)热轧硅钢板的问题:关于热轧硅钢板其后的进展容他文另述;Armco公司在进一步提高磁
性的努力上也难以奏效;同样,三菱重工的精轧板轧制每道次要靠人力叠折通板而付出高温繁重的
体力劳动(图3略),总之这些将归于淘汰的结局。
工厂完成了复式并列式连轧机的第1号样机。而后,又在1926年经过若干改良后的近代宽幅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