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2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2.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词上的不同之处。3.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学习和阅读古代文献。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国的汉语自远古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和民族的交流融合,其词汇和语音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很大的演变。正是这种发展和演变,使得汉语这一看似古板呆滞的东西,具有了旺盛的活力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使得我们的民族语言常用常新,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二、例子导读(一)故事:“秀才买柴”1.同一个字词,文言文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也往往大不一样。2.古今汉语在语序、句式、词类方面存在差异。(二)古文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1.古代汉语词汇多为单音节词,到现代演化为双音节词。2.古代汉语的某些词在现代使用时,用法上受到了很大限制。3.古代汉语的某些词的某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三)古今句式1.在阅读古代书籍的时候,文言文中的某些词和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相同,但它实际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的。2.语法方面,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现代几乎不用了。三、汉语语音的演变汉字结构的方法中,以形声造字和方法最常用,因而形声字也为最多。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不断深入、进步,一些新发现的元素及物质,都可以形声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比如:镭、锶等等。而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凉”“晾”“谅”和形声结构,是否在提示我们,在先前造字之初,这个“京”字,原本是读“liang”的呢!再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以上这几首诗从诗的韵脚规律来看,我们是否可判断出,这“回”字,在古代极有可能读作“huái”呢?古代有个叫胡曾的人,写过一首《嘲妻家人语音不正》诗:“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忽然云雨至,却道是天‘因’。”如果我们不了解古今汉语读音的变化,一定会觉得这个人真是鸡蛋里挑骨头。很显然,当时这个时期,这个“十”肯定不读shi,这个“针”肯定也不读zhen,“阴”肯定不读yin。四、汉语词汇的演变1.词语的词形变化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简称“一个字一个词”。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为多音词,文言中的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多音词相对比,有以下几种情形。(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如;老──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兔子。(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如: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粹──纯粹。(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单音词与多音词没有相同的语素。
五、汉语语法的演变1.语序的变化古汉语句子中词语的顺序跟现代汉语比较,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宾语前置”:A.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B.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不欺骗我)2.句式的变化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但古汉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主语名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也”,或者只用其中之一。A.陈胜者,阳城人也。B.夫战,勇气也。C.荀卿,赵人。3.词类的变化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A.“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讲)B.“既来之,则安之”(“安”作“使……安”讲)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作“以……为美”讲)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活”讲)E.“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像翅膀一样”讲)六、布置作业1.预习《迷幻陷阱》。2.第31页2-3题。《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教案一、新课导入1.单数复数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秋雁南飞——是一只大雁?两只大雁?还是一群?游鱼戏水——是一条鱼?两条鱼?还是一群鱼?在“秋雁南飞”、“游鱼戏水”中,如果去揣摩单数还是复数,就失去了这句话应有的韵味。汉语中数量等方面的模糊,其实就是汉语含蓄委婉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存在使汉语具有无穷的韵味。2.比尔为什么会闹笑话?《杯子?被子?》:不知道汉语的音节有声调。《男狗?女狗?》:不了解汉语词语的搭配。《我给了他一刀》:分不清汉语的量词。(1)词语搭配不同印欧语中:凡有生命的动植物,雄性和雌性分别用“male”和“female”表示。汉语中:人用“男、女”,动物用“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