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两篇》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讲两篇》教学设计

《演讲两篇》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 毕业赠言 《毕业赠言》是胡适在1929年给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生所做的演讲。当时18级学生即将大学毕业,作为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应该对他们说些什么,又该如何去说呢? 即将毕业、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问是:上大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解决“饭碗”问题,还是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大学文凭是否只是“抢饭碗”(蔡元培语)的敲门砖,一旦文凭到手,就意味着万事大吉? 胡适认为,生命的意义是每个人赋予它的。“人生固然如梦,但一生只有这一场做梦的机会”,因此,要想“努力做一个轰轰烈烈像个样子的梦”,而不是“糊糊涂涂懵懵懂懂混过这几十年”光阴(《胡适全集》第3卷),唯一的选择就是不要抛弃学问。这种观点即便是到了今天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现在“终生学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胡适很了解当时即将毕业的学生的普遍心态,即认为今后生活的首要任务是“做事”。作为他们的校长,作为一个长者,如何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这种想法的错误并接受正确的建议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演讲的思路:第1段开门见山,点明讲话的原因──面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出期望。第2段抛出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不要抛弃学问。段落中心句是“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第3~6段针对毕业生的不正确想法──工作以后,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做学问”,做了简要分析,阐明了应该做学问的几点理由。胡适认为,所谓没有时间、不具备条件,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你如何选择。第5段中,用达尔文的事例作证据,证明即使时间少也能做学问;第6段中,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浪费时间的例子,引发听众思考,促使他们作出正确选择。在此基础上,第7~9段表达希望与祝愿。在引用了易卜生“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句话后,胡适又用形象的比喻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学生:“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最后,在一句“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的期待中收束全文,言简意赅,留下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体味。 全文的行文思路是:希望毕业生“不要抛弃做学问”→针对毕业生不正确的想法论说“做学问”的重要性→指出怎样“做学问”→再次重申希望并表达祝愿。 告别演说 《告别演说》的演讲背景是:1942年8月至1942年10月,蒙哥马利受丘吉尔之命赴北非接管第八集团军。他率领第八集团军会同盟国沙漠空军在阿拉曼地区与德、意军队激战,最终挫败德国“沙漠之狐”隆美尔,从而扭转了北非的战局。随后第八集团军与盟军配合于1943年5月在突尼斯全歼北非残敌。1943年7月,他率领第八集团军参加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战役。1944年他奉命调任,转战其他战场。此时尽管沙漠时期的第八集团军已不复存在(因为第50师、第51师和第7装甲师已返回英格兰),但蒙哥马利的战绩、名声和威望却是和第八集团军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要离开这支心爱的部队,他有些恋恋不舍。在12月28日从阿尔及尔亚飞回意大利的飞机上,他满怀深情地写好了对第八集团军的告别文告,并安排在他离任后于1944年1月1日向全体官兵宣读。这篇演说词哀而不伤,充满了军人式的昂扬的激情:有对过去战斗岁月的回顾,有对携手作战屡战屡胜的原因的总结;虽然也有离别的依恋与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战友的感激以及对他们的信任与鼓励;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了对第八集团军的嘱托与希望,并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坚定信念。 两篇演讲都由“开场白—主干—结尾”三部分构成。 两篇演讲词在内容与情感上有同有异。内容上:《毕业赠言》侧重于展望未来,表达殷切的希望、美好的祝愿以及提出合理的建议,类似寄语;《告别演说》有回顾过去,也有展望未来,还有嘱托与希望。情感上:《毕业赠言》侧重以理服人,运用例证、喻证、引证和正反对比论证,针对毕业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表达一位长者对晚辈的殷殷教诲、谆谆劝诫,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们前途命运的关心与诚挚的期待;《告别演说》则侧重以情动人,演讲者以共同的经历引发听众的共鸣,以亲切的称谓拉近距离,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两篇演讲词在情、理方面虽各有侧重,但皆以情感上的朴素、诚挚达到一种打动人心的效果。 赠言与告别词的结尾方式也有很多,诸如幽默式、号召式或重申主题式等。《毕业赠言》以一个拟人句收束全篇,收到重申主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效果,虽然简洁,但深情依依,言有尽而意无穷。《告别演说》则在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之后,同样以一句话收束全篇,充满了对再次并肩战斗的期待和昂扬的斗志,再一次与听众拉近距离,在情感的高潮中顿止,蕴蓄着激动人心的力量。 可借鉴的技巧: 1.开场白的技巧 这两篇演说词的开场白,都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要想三言两语抓住听众的心,并非易事,胡适与蒙哥马利又是怎么做的呢?《毕业赠言》一上来就点明这次讲话的核心,并把自己的语重心长的赠言比作是礼物,亲切自然,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