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英国乡村》导学案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国乡村》导学案1

《英国乡村 赏析指导 欧文的《英国乡村》犹如一首田园诗,又像一曲牧歌,给我们一种超然、恬静、优雅、纯朴的古典之美的享受。 《英国乡村》写于作者旅欧期间。1815年,欧文遍游英国,特别是苏格兰、爱尔兰的名胜古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工业革命的上升期,商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传统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欧文在英国这个传统资本主义强国里,由于怀着对英国古老文明的仰慕,对英国乡村所代表的古典道德与生活方式体味颇深,遂写下了《见闻记》和《布雷斯勃列奇田庄》等作品。《英国乡村》便是散文集《见闻记》中的第七篇。 《英国乡村》以优美的文笔介绍了19世纪以前英国乡村淳美的风俗人情,与代表着现代商业文明的大都市伦敦形成了对照。通读全篇,给人一种柔婉的人情味,同时又能让人体味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感来。欧文对英国乡村的抒写,从英人对乡村的怀恋开始,由农事之乐,到风俗之美,再到文学的乡土情感,最终落笔到深蕴于这一切背后的道德之美。这样,逐层深入,一步步进入到英国传统文明的精神内核,在愈来愈浓郁的人情味中融入了深刻的历史感,从而确立了一个成熟的民族形象。 作者抒写英人对乡村生活的怀恋,是在与大都市伦敦的比较中开始的。开篇伊始,他就说“欲对英人的性格有所了解”,“必须深入农村”,造成一种悬念;在对这种悬念的解析中,揭出英人对乡村的那种“天然感情”;并在英人乡村生活与都市生活的比较中,写出了英人那种天然情感是如何在乡村得以彻底舒展的:解除了一切束缚,不必拘谨与客套,因而“欢欣舒畅”;也同样能享受到读书、音乐、游猎等各种上流社会的赏心乐事。 英人并不仅仅是像郊游那样悠游乡村,还亲身参与乡间劳作,进行农田耕作,经营园林景观;不仅仅享受自然,而且还研究自然,深谙自然的形式美并加以利用,凸显“点化之妙”。这种对自然农事的热爱,并不仅仅体现在苦心经营的园林之胜上,还体现在独具匠心的“平淡之极的普通住处”,所有这一切都“仿佛得之天然”,“丝毫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奇绝而浑成”。而且这一切,不仅仅是“富人雅士”的乐事,而且是漫然而成乡间风气,连贫苦农民也“力争上游”地“精心美化”。而风雅之士“不顾地位差别,而甘愿与人共享那里的纯朴之乐”,把“人们的感情融成一片”,使“压迫”与“不公”的“积怨较小”,从而有了一种“雍容祥和”的气氛。 这种乡村生活的纯朴风俗,必然会流贯于文学,“使那青葱欲滴的田园景色至今余香盈溢,浥透我们的书卷几案”。这是由于英国诗人,也能“与大自然朝夕相处,曲尽绸缪”,熟稔之后,信手拈来,便成佳美篇什。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浸透于其间的一种道德之美”,“在人们心中所唤起的联想是秩序,是审慎与持重,是历时悠久的传统与自古尊崇的风习”。“安定和平的环境下长期孕育”,产生“一种淡泊宁静、安全无虞之感”,从而使淳朴之风与乡土之情世代绵延。 最后,作者蒙太奇式地选取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场景──教堂与家宅,着重传达了那种最谦和的美德与最淳朴的乐趣,那种欢欣怡然、温馨恬适的情感。“情动于中必形于言,言之不足必咏歌之”,余兴不尽,吟诗一首,再次强调了那种“一切快然自足”的古典美感。 把握这篇文章,重在以下两点: 一是景与人的结合。一般人印象中的乡村,往往重在天然纯净的美景。比如现在城市人中流行的乡村游一般,让自己从钢筋混凝土中解脱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享受一下未被污染与破坏的绿色,总是在竭力摆脱人为的因素,强调自然天成。而欧文不同,他的落笔点并不在于乡村美景,而是从一开篇便紧紧扣住“欲对英人的性格有所了解”这个目的,由城市而寻到乡村,即使是对乡村美景的描绘,也是以对英人性格的刻画为主,写到民俗风情、文学文化、道德信仰,在人与景之间营造出一种安宁祥和的气氛,在这气氛中英人那种谦和淳朴的性格渐渐鲜明起来。 与纯粹的写景散文不同,《英国乡村》的意图在于确立一种稳定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社会范式: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所有的建筑与景观都强调“奇绝而浑成”;人与人之间、尤其是贵族乡绅与一般村民的关系也是和谐的,他们通过劳作“感情融成一片”,没有其他国家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紧张关系。 二是注意氛围的营造。氛围的营造一般离不开两个因素:场景的选取与语言的运用。对于农事之乐,作者没有选取乡村生活中那些粗鄙、野性的场景,而是围绕着“仿佛得之天然”这个中心,选取了园林、普通点缀、精美农家等等,芳草巨树、野兔山鸡、清溪幽潭、清阴花影、盆花冬青……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意境。而描绘这一切时,作者也力避那些生硬奇崛的词汇,力避拗口的长句,而是选取了那些优雅的字词,用尽量简短便捷的句子,行文也就有了一种欢快的节奏感,带给读者一种温馨的暖意。 以下问题可以探究: 1.本文描写了英国乡村生活的哪些方面? 华盛顿·欧文描写英国乡村的本意在于确立一种稳定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社会范式,所以本文所选取的乡村生活便具有反映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