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获得教养的途径》习题1
《获得教养的途径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幻象 凤魔 时候 视而不见
B.消谴 戕害 慰籍 望洋兴叹
C.恢弘 班斓 共鸣 举一反三
D.痴迷 闲瑕 时髦 气象万千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________,生存于永恒之中。
如果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的改革进军号的最强音的话,那么,2010年的最强音,就应该是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________社会了。
有________的人不会在别人需要宁静时旁若无人地喧哗。
A.共鸣 和谐 修养 B.共振 协调 教养
C.共鸣 协调 修养 D.共振 和谐 教养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每学会一种新的语言,都会增长新的体验——而世界上的语言何其多啊!
B.昨天的花园,公园或原始密林,今天或明天将变为一座庙堂,一座有着无数殿宇和院落的庙堂。
C.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
D.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初步统计,目前社会上已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DA师》的创作者构建起一支理想中的军队,因而建立了军事探讨与艺术创作的一个平台。
C.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这套网上航班查询系统和民航总局计算机订座系统相连,具有及时、准确、信息全面等特点。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既可笑又不值得;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5.黑塞所说的“世界文学”是什么概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个性或人格”具体指什么?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怎样理解这段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法一练——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思路是作者写作的思路、表情达意的思路,是贯通全文的思维线索。文章思路是个复杂系统,有总思路和所派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