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习题2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quàn) 黑咕隆咚(lōng)(zhuó) 颓垣断壁(yuán)(niè)(páng)
(chuàng) (jǐ)解析:A项,“券”应读xuànpán;D项“创”应读 chuāng。
答案:B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昨天,是一个白昼和一个夜晚的简单的和;是业已彻底地失落了的二十四个小时;是每一个人给自己写下的一页永远也改不掉、抹不去、洗不脱的确凿记录;是我们的生命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了的一小部分。是的,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微乎其微,然而只要我们想到生命正是这无数而又到底有限的“微乎其微”的积累和总和,就不应视若等闲,认为区区何足挂齿了。
A.流逝 B.微乎其微 C.到底 D.视若等闲
解析:应改成“毕竟”,“到底”与“毕竟”只有在强调原因时才互用,这里强调事实,应用“毕竟”。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韩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其在美国战略棋盘的位置也巧妙提高,不只是美国治理朝鲜半岛的杠杆,也是美国治理中美日三角关系的棋子。
B.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组12月15日深夜传来捷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C.天开始模模糊糊地黑起来了。城市的四面八方,灯光已经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
D.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解析:D项,语义重复,“归功”即“把功劳归于(某个人或集体)”,与前面的“功劳”重复。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___________________;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
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浪潮
在你耳边轰响着不息的呼喊
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
A. B.
C. D.
解析:句中的“金箔”扣上文的“金黄”和“黄金”,句照应“阳光的力量”,句照应“真实的存在”。
答案: B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5.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十则)
不知礼 无以立也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鲁迅先生记
萧 红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机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中既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快接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摇着。
我还看到了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又加上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