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的试题地理的分析及09复习启示
一、2008年新课改区地理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4、关注现实、联系热点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2008年新课改区地理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4、关注现实、联系热点 2008年新课改区的高考试卷共同反映了这方面的要求。 列表如下: 试卷 社会热点 宁夏地理卷 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山东地理卷 2008年奥运会、科学发展观、能源问题 江苏地理卷 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我国10大“新天府”、能源问题、粮食问题、首钢搬迁、“绿色奥运” 广东地理卷 “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落成、2008奥运圣火首次照亮世界之颠、能源问题、中部崛起、法定节假日调整 海南地理卷 《京都议定书》、国际公海“死亡地带” 一、2008年新课改区地理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5、关注乡土地理,体现地方特色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在2008年新课改区的高考试卷中也有所体现,部分试题采用乡土地理材料作为命题背景。 一、2008年新课改区地理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5、关注乡土地理,体现地方特色 例如: 江苏卷中的苏北平原入选“十大新天府”材料、 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 广东卷中的广东省境内的M江流域图。 【2008年江苏地理卷】 13.《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其人选条件的有: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 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 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 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答案:D 【2008年江苏地理卷】 图11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25~26题。 答案:25、CD 26、BC 25.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城市人口比重 B.②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③一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D.④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26.图示曲线反映了: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2008年广东地理B卷】 33.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见图17 资料二:见表1 表1 M江流域(广东省境内)基本情况 项目 南部 中部 北部 2000年人口比重(%) 21 36 43 2000年城镇化水平(%) 43 34 25 2005年GDP(亿元) 2181.62 484.97 51.32 2005年人均GDP(元) 333263 28930 17157 地貌类型 三角洲平原 台地、丘陵 台地、丘陵 山地、丘陵 材料三:见图18 图18 城市发展曲线图 (1)、该流域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河川径流的补给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2分) (2)、M江水资源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其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理开发利用。(4分) (3)、2000年该流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1和图18可以推测:进入21世纪,该流域城镇化进程总体进入______________阶段(填正确项字母)(3分) A、起始 B、加速 C、成熟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5分) 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雨) (2)供水、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养殖、防咸 (3)空间差异特点:南部高北部低。 B (4)地理分布特点:①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成因: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②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③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 二、2009年高考地理复习建议 1、加强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1)、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 为了充分提取地理图表中的有效信息,养成正确的判读方法非常必要。 二、2009年高考地理复习建议 1、加强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1)、掌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线性系统的频域的分析1.ppt
- 绝缘子半导电防冰涂料的应用的分析.ppt
- 统计作业的答案.ppt
- 继电保护死区的分析.ppt
- 聚合物热重的分析.ppt
- 自动生化的分析仪简介.ppt
- 考研西北工业大学《825通信原理》强化精讲 随机信号的分析-修.ppt
- 考点10 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的分析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ppt
- 聚焦式太阳能光热太阳能采暖空调的方案的分析.ppt
- 色谱的分析法概述.ppt
-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含答案(8科试卷).pdf
-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含答案.pdf
-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A含答案.pdf
- 安徽省太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7科试卷).pdf
- 长春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 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德庆县香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含部分答案(7科试卷).pdf
- 识别-分析关键作业.pptx
- 认知偏差与知觉扭曲的类型及对决策的影响.ppt
- 部机关党课---中共党史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