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气衍生品研究综述_孟一坤
孟一坤:天气衍生品研究综述
天气衍生品研究综述*
孟一坤
〔摘 要〕 自1997 年首笔天气衍生品交易以来,其发展迅猛,尤见于美国芝加哥商品
交易所之标准化产品。 但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务应用,本文整合外文文献,按照研究的逻
辑顺序,从引入天气敏感度和天气衍生品名片式介绍入手,结合定价方法研究,进而评述
使用天气衍生品对特定行业与企业套期保值的影响分析,落点于均衡市场和套期保值两
个角度的福利效应测度。 本文最后指出国内相关文献的一些错误和研究方向的局限性,
提出天气衍生品的研究空白点。
关键词:天气衍生品 天气风险 福利效应
分类号:
JEL G23 G32 I31
近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天气与气候问题。最早关注的学者主要是气象环境领域专家,后
来政治领域的学者逐渐发现气象问题背后是一个与国际分工和国家利益相关的政治问题。 1997
年由 149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同年还发生了两个事件:一是首个天气衍生
品交易,二是荷兰合作银行集团高级经济师Marcel Jeucken 首次把全球气候变化因素引到金融学
中。 至此,经济学界而且主要是实务界开始将天气与气候问题纳入经济研究框架( , )。
Jeucken 2004
在此背景下,许多金融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有银行绿色信贷、天气衍生
品交易、天气保险和碳信用交易。
在上述产品当中,以天气衍生品发展最为迅猛,成为发达国家管理天气风险最有力的工具。
年 月,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所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 )
1999 9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CME
推出了标准化期货交易及其期权交易。 自此交易所产品诞生后,天气衍生品交易量迅速攀高。据天
气风险管理协会( , )的调查显示: 年的天
Weather Risk Management Association WRMA 2013 ~2014
气衍生品市场交易量增长了20% ,达到 118 亿美元,单CME 交易的夏季合约就增加了25% ,且客
户化和OTC 产品正在骤增。 另外,天气衍生品在金融危机时表现出极好的抵抗力,交易量只增未
跌。 值得关注的是,仅亚洲地区2008 ~2009 年,天气风险管理交易合同数目便从2007 ~2008 年
①
的1940 份跃至6837 份,其增长速度已超过了欧洲市场 。
天气衍生品尚属新兴金融创新,而且理论研究往往落后于金融实务发展。 纵观天气衍生品研
究的中外文献,按逻辑顺序,将其分成四类,即特征分析(包括天气敏感性分析和天气衍生品名片
式介绍)、定价研究、产业影响或企业套期保值效率分析,以及福利效应测度。
一、天气衍生品特征分析
特征分析有两类,一是对天气风险的研究,主要是天气敏感度分析(Weather Sensitivity Analysis ),
* 孟一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得到“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项目”和上海市教育
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天气衍生品交易的福利效应测度及其在中国的开发框架研究”(课题批准号:13ZS064)资助。
① 数据来自于WRMA 于2014 年发布的调查Weather Market in Asia , Europe Grew in 2013-2014 , 该文件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