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相关定义
1.1、缺乏正确的自我概念
正确的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人经过自我评价之后,能自我接纳而且感到自尊。有研究表 明,”习得性无助”学生的自我概念均低于一般学生。所以发展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对防 止学生”习得性无助”的产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学习态度量表》中,积极情绪、消极情 绪、行为努力、认知倾向四个维度的测验结果都明显偏于标准差,尤其是”认知倾向”和 “行为努力”,分别偏离 1 个以上的标准差。例如,在”Q4.一般来说,考试时能得个良或 中等的成绩,我就很满意了。”的测试中,有 50.1%的被试认为”完全符合”或”基本符合”。 《自信心量表》中,持有”Q7.在学习上,我再努力也学不好”看法的被试占 19.1%。 他们对自我的”重要感、成就感、有力感”均有消极认识,这直接导致他们回避现实、 逃避困难,且容易形成网瘾等问题甚至出现攻击性人格。
1.2、”新概念作文”、”80后”作家作品、网络写作
及商业化作文活动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1998年12月,上海《萌芽》杂志社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七 所全国重点大学联合举办了号称”挑战中国语文应试作文教育”的首届全国”新 概念作文大赛”,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语文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媒体称此为”中国 语文教学制度改革的第一道曙光”。当我们认真的反思其思想定位极其内涵的时候 就会发现,”新概念作文”确实具有突破传统作文模式的一面,但是也给中学作 文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学生缺乏真切的体验,难以抒写真性情,纯粹 为了创新而创新,使”新思维”变成”瞎说话”、”乱编造”。还有的学生过于淡化 文体、章法,把写作变成自由主义,以游戏的态度对待写作,走进极端狭窄的思 维空间。还有一些学生眼中尽见社会弊端,笔下全是讽刺挖苦,表现出了许多青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高中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少年不该有的世故或愤世嫉俗。 从”新概念作文”到”80后”写作的日渐成熟也是一脉相承的。”80后”的 写作者们都很有才情,但往往在社会认知能力和经验上不足,既早熟又不成熟, 很多时候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想像中。正是因为这种隔绝的痛苦需要表达,所以书 写残酷和沧桑似乎成了他们的主流。作品主题缺乏超越性,不能够站在高于读者 的角度去思考作品的主题,仅仅是一种与读者肩并肩的情绪释放,虽然可以让同 龄读者产生共鸣,却无法给他们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正确指引。我们现在的高中生 正是80后作品的主要读者群。学生们注重的是从中读到他们想说而不敢说或说不 出的话,看到他们想做而不敢做或做不到的事,比如爱情、叛逆,以及他们感同 身受的青春的感伤与压抑等等。这些作品的所谓创新和自由,在文字上表现出来 的另类和叛逆、迷惘、颓废以及玩世不恭等情绪,正越来越多的影响着高中生的 思想及文字表达。 网络作为一个张扬个性的天地,人们置身其中可以尽量释放真我,并获取一 种愉悦的精神状态。伊妹儿、BBS等网络写作品种层出不穷,网络写作呈现出一 派百花齐放的景象。我们在看到网络写作给作文教学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必须 正视其负面影响:首先,网络写作在格式、体裁、语言的规范化等要求上没有规 定,自由性过大;其次,网络的虚拟环境使得一些学生胆子越变越大,在真情抒发、 实话实说的幌子下,口无遮拦,任意妄为,使得人性的阴暗面堂而皇之地表现;另外 网络写作抄袭现象严重,诚信受到挑战。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还有,一些商业化的作文活动,比如营利性质的作文比赛、”爆破作文”、”作 文速成班”等活动,掺杂了太多的商业意图,只顾一时经济利益。这些活动对学 生的人生观、审美观、世界观的形成都会形成一些不易挽回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第一节高中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合理 性和迫切性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心理健康涵义有多种界定,是随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 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1]刘艳.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辨析.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03期48页 [2]同上 [3]林增学.心理健康结构维度的研究概述及理论构想.社会科学家,2000年06期48页[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原理与操作.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页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1.4、相关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基本假设是:在日常的语文学科教育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可以使学生乐在其中,在培养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 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进而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课题的相关概念界定如下: 语文教学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