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司登记制度改革述评
1、相关定义
1.1、俄国”地方自治”的概念
往会对俄语词汇”3,cTB。”的含义和 “caMoynpaBJleHHe”的含义产生混淆,以为它们具有同一含义,似乎是表示”地方 自治”或”自治”这一概念的两个同义词。 ,3 eMcTBo”原是指”地方管理”或”地方选举”,具有俄国传统的地方自治的 含义。正因为如此,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改革中,为与城市自治机构相区 别,在农村建立的自治机构就被称为”地方自治局(3eMcTBo)”;1864年的改革也 就被称作”3eMc糊Pe中叩Ma”,中文翻译为”地方自治改革”。但是,这一表述 很容易与后来才从西欧引进的、具有近代意义的自治(caMoynpaBJleHHe)一词发生 混淆。 “3eMcTBo”一词源于”3eM朋”(土地)。19世纪后半期的俄国科学院院士 A.玩瓦西里奇科夫认为,”3eMcT加”这一词的主要意义在于”人民与土地不可分割 的联系”。它不仅代表着权利,而且也意味着社会下层对上层的必要义务:”地方 自治是地方利益的综合反映,这些拥有自治权利的人不光掌握着土地,而且必须 保证用其从土地上的收入来履行对国家的应尽义务并缴纳赋税”。 在俄国历史的各个阶段,都长期存在着由沙皇政府建立的地方选举机构,并 由其管理地方内部事务,这种地方选举机构就叫”3eMcTBO”。据此,一些俄国学者 相信,1917年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地方自治不仅一直存在,而且还有着深刻的历史 根基。他们认为俄国1864年改革是1555年”地方自治改革”的继续。这一观念 在史学界广为流传,并被写入教科书中。这样一来,人们往往就把俄国长期存在 的地方选举机构直接看作是具有近代意义上的自治(caMoynp姗eH讹)。问题在于, 如果地方选举机构等于自治,那么俄国完全可以被归入具有深厚民主传统的国家 之列。然而,俄国的历史证明,这完全不符合事实。 “caMoynpaBJleHHe”一词起源于西欧。17世纪在英国产生了术语”自治政 府”(Self一gove~ent),19世纪中叶这一概念为德国人借用,到19世纪60年代 它又被引入俄国。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改革中,俄国地方自治改革方案的 设计者和一些自由派贵族既想遵循俄国的地方管理传统,又想吸取西欧的地方自 治模式,把俄国引向宪政道路,从而使”3eMcTBO”一词才开始具有自治的近代含 《祖国历史》 《祖国历史》 别Ore叨 沙()le月 eqeCI,BCHHa习 eCTBeHHa月 “croP”,// 2001.施2.口p.2。 “cTop朋// 2001.从2.CTP.l。 义。 应该强调的是,”3eMcTBo”在大改革之前只具有俄国传统的地方自治的含义, 这种地方自治始终是作为沙皇专制政府行政体系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并不体现自 治的近代民主含义。其真正的、具有近代民主意义上的发展趋势,只是在经过了 亚历山大二世的俄国大改革以后,才逐渐显现出来。 进入二十世纪,人们对”自治”(caMoynpaBJleHHe)的含义也更为明确。加世 纪初彼得格勒出版的《大百科全书》对”自治”作了如下定义:”自治是由国家 提供给各组成部分、地区、村社、阶层和职业团体,使其拥有独立管理自己内部 事务、行政和经济的权力,并使其处于政权代表的监督之下”。按照这一定义,”自 治”与国家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当 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它才能够顺利地与社会分享国家原有的各项职能。 总之,由于”3eMcTBo”和”caMoynpaBJleHHe”两词各自起源不同,时代不同, 传统不同,所体现的含义也就不同。随着俄国19世纪大改革的推行,具有俄国独 特传统的”3eMcTBo”吸收了自治的近代含义,逐渐有向”caMoynp~eHHe”含义 接近的趋势。
1.2、商事登记制度的概念
体的筹办人,为了设立、变更或终止其主体资 格,依照商事登记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登记机关审查 核准并将登记事项记载于登记簿的法律行为。7 由于商主体主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本文中也将商主体称为商 事主体、市场主体。 从商事登记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对商事登记行为进行以下的要素分解。 一是商事登记行为发生的主体是商主体,也可以称为市场主体。 二是商事登记的目的是为了设立、变更或终止其主体资格。 三是商事登记的法律依据是依照商事登记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即商事登记 制度。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商事登记法,有关商事登记的法律法规分散于《行政 许可法》、《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企业登 记程序规定》等多部法律法规中,对于个体私营企业登记、外商投资企业登记还 有各自专门的法规,所以,在我国,商事登记制度可以称为是为了完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语)新概念第二册笔记.doc
- -------上海浦东机场二期布线工程.PDF
- .-论以物抵债性质与物权变动关系.doc
- .03120440周宇论文三稿.doc
- .1中国风电行业发展国际化概述.doc
- .M-独立住宅建筑设计报告书.doc
- .Missyou咖啡馆空间设计.doc
-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人物艺术手法异同.doc
- .《商战之电子商务》观后感.doc
- .《天骄圣地鄂尔多斯》节目策划书.doc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