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相关定义 1.1、中国古代人物造型定义与特征 古代人物造型往往是指狭义上的造型,是指具体的、客观的某一类人物的造型特征, 加入”古代”这个时间限定,则是指距今有较长时间跨度的时代,古代人物造型即专指 在”古代”这个时间限定内的所有人物的相貌、身材、服饰特征。而各国对于古代、近 代和现代的具体划分办法均不一样,我国史学领域将 1840 年以前的全部中国历史划分 为”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人物造型具有以下特征: 10 1.2、动漫人物造型设计概念 广义上的造形艺术,是指艺术家使用各种可见的创意手法,通过视觉和触觉的传播 途径,再现人们生活中的事物或者虚构人们纯粹的想象,表达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感受和 丰富的想象力。使人们在视觉上、触觉上乃至心理上产生愉悦和共鸣的情感感受的行为 过程。 动漫、影视等艺术作品中的造型艺术仍然带有广义造型艺术的所有含义与特征,但 是在动漫与影视传媒领域中的造型艺术更多的被称为:人物设计、角色设计、人物造型 设定,英文译作:character study,日文译作:キャラクターデザィン,动漫、影视等行 业中则简称为”人设”,而专门负责进行此项设计工作的人员被称为人物设计师、造型 设计师。 动漫、影视中的人物造型主要是指人物设计师要从可参考的人物造型、或者是从剧 本、原著、或者其他文字资料中找出相关资讯,分析目标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职 业、民族等等属性,并且根据分析所得数据进行外部形象的造型设计。 1.3、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驾崩,年仅16岁的太子刘彻即皇帝位,这就是汉 武帝。汉武帝的即位开启了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继秦始皇之后第二个发展的高峰, 西汉一朝也在这一时期达到极盛。汉武帝在文治武功上都取得了极大的建树,这 种发展在汉武帝所颁布的诏令上有着充分的体现。 诏令是中国古代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下行官文书,民间通常称之为诏书或者 圣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为显示皇帝的权威,定尊号为皇帝,自称朕,改命 为制,令为诏。这是将诏作为制度化的官文书使用的开始。汉承秦制,西汉在诏 令的使用上也基本继承了秦朝的诏令制度。诏令作为皇帝颁布的最高命令,往往 是出于皇帝个人或者整个朝廷内部的决策,很多诏令都对当时相应领域的发展起 到了导向性的作用,或者发展成为后世遵循的制度。 汉武帝诏令是西汉诏令中的一部分,是西汉有记载颁布诏令最多的皇帝。汉 武帝诏令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涉及的领域也较多,包括封禅、册 封、改元、尊老、劝农、罪己、选举、征伐、人才选拔等。 汉武帝在武功上,北击匈奴,南平两粤,东伐朝鲜,开拓西域,经略西南夷, 开边置郡,武帝时期西汉的版图超越了秦始皇时期,武功之盛为两汉帝王之最; 在文治上,立明堂、修郊祀、建封禅、议巡狩、改正朔、易服色、制律历、置《五 经》、兴太学、定功令,制定了许多为后世所遵循的制度。正如汉武帝所说:”盖 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能够开创这样的不世之功,除了汉武帝个人的 雄才大略之外,也离不开那些贤才的辅佐。汉武帝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班固在《汉书?公孙弘卜式愧宽传》中对这一盛况进行了精炼的概括: 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向, 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当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禪出于降虑,斯 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悦宽, 驾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沒籍、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 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期、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 -1 -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 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碑,其佘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 遗文,后世莫及 。在上述诸人中,只有严助、董仲舒、公孙弘、愧宽是通过察举选拔出来的。 其中,严助、董仲舒、公孙弘是汉武帝通过求贤诏选拔出来的人才;悅宽通过博 士弟子考试被任命为掌故。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仍处于发展的初期。直至元光 元年(公元前134年),才出现了第一科定制察举,即孝廉科。茂才的察举更是在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才刚刚出现,而且并非定制。所以,在察举制度尚不 完备的情况下,汉武帝在人才选拔上更多应用了诏令的方式。我们所说的求贤诏, 就是指皇帝颁布的以选拔人才为目的的诏令。 在《史记》和《汉书》中,都以”引述”和”叙事”两种方式记载了皇帝的 诏令,但并没有诏令的具体名称。萧统的《文选》收录了先秦至梁的各类文章。 其中收录了汉武帝的两篇诏令,并将《汉书?武帝纪》中元光元年(公元前134 年)五月的诏令命名为”贤良诏”。这也是明确有诏令分类和诏令命名意识的开始。 北宋林虑的《西汉诏令》收了西汉12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